礼乐文化的由来:以礼为教、以乐为教

(0)

相关推荐

  • 杨朝明:礼乐中华与道德人生

    ◎杨朝明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 孔子研究院院长 中国精神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积聚而成,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从孔子等先秦时代的儒家开始,中国人就以&quo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三)

    三.孔子:吾道一以贯之 周朝初立,实施仁政,对商朝贵族予以安抚.<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由弟微仲继位.学者考证后认为孔子的远 ...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孔迹】垂杨观礼处:印证丧礼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被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为那时周王室已经衰微,周礼也渐渐不被人尊崇,诸侯之间相互征战,社会秩序混乱.面对此况,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念,他所要复之礼指的就是周礼. 孔子为什么不推 ...

  • 论语:八佾舞于庭(3-1)

    <八佾>篇共有26章.主要讨论丧礼.祭礼.射礼.乐歌.礼的本原以及礼乐的意义.本篇主要讨论"礼"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主张维护礼制.礼节规定,表达了孔子如何维护&quo ...

  • 《中庸》注释(三十三)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

  • “权衡”文化的由来是什么?在古代,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句话.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这句谚语除了用来形容两人关系亲密之外,也可以从中看出秤与砣的不可分割性. 在古代,秤砣又称"权",秤杆则称"衡", ...

  • 张伯礼院士50年经验,教您应对中风: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

    脑中风 张老从医50年,潜心研究心脑血管疾病.而中医的优势是治未病,预防将要发生的疾病.那么,在脑中风的高发季节,我们来听张老讲解:该如何预防脑中风?哪些误区需要小心分辨?哪些是治疗脑中风的常用名方? ...

  • 文化之约|感受中华礼乐文化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礼"教与"乐"教,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中华"礼乐文化"使中国成为&qu ...

  • 文化之源‖制礼作乐

    文化之源‖制礼作乐

  • 太庙礼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让廉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田波 来源:<清风>杂志2020年上半月刊第9期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神色凝重,中等个子,白绸汉服,健谈好客,是"老北京"贾福林给人的第 ...

  •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礼乐文化与刑名文化 | 反方向 ·早茶夜读

    文  |  反方向 律师 大家好,欢迎来到早茶夜读.我是反方向,本月和大家共读<窃书为雅罪:中华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法>. 就我个人而言,这本小书恐怕是今年读法系列最喜欢的一本了(没有之一). ...

  • 古代礼仪文化:说说“五礼”是哪五礼?

    历史百家汇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在第一位,<礼记>中讲到:"凡人之所 ...

  •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糟糕? | “阜外说心脏”患教大讲堂

    自助餐吃到扶墙走.点外卖.请客吃饭,这些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引起糖尿病的根源. 专家介绍 李光伟 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问专家.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内分 ...

  • 国风秦韵75:“礼乐文化”俗字谱秦皇汉武吼秦腔

    国风秦韵75:"礼乐文化"俗字谱秦皇汉武吼秦腔 中国"上五千年"以前的古老文化,都已经变成了遥远的传说.对于"下五千年"的文化变迁,人们也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