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了凡四训》 “凡欲积善,绝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相关推荐
-
王阳明教你三招,不被欲望左右,不做知而不行的伪君子
<传习录>这本书,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收集先生的言论编纂而成的.起初,王阳明是不赞成门人私录其言的.原因是王阳明认为:圣贤教人,如医用药,都是因病立方,要根据实际病情来加减,如果拘泥一 ...
-
朗诵丨携一颗从容简静的心,演一场波澜不惊的戏
文丨葛家兵 诵丨竹子 清风徐徐,时闻犬吠,偶遇归人. 北巷深院里,草木温润,花鸟灵动,萦绕着许多鲜活的往事. 夕阳还是如约而至,栖于枝头,潜入西窗. 又是一日,就这样悠悠荡荡地过去了. 楼角那明净的柱 ...
-
知止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知止,人生的大智慧. 兹心微信号是:chdshsf,欢 ...
-
钱德洪录50.1
发布时间:2021-07-03岩中花树原文[50.1]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对曰:"珙亦愿立志. ...
-
“家故事”征文|诗联传家风
谈起家教家风,我忽然想到一副对联:积善门第春常在,勤俭之家庆有余.儿时,每遇逢年过节,家人相聚,祖父或父亲总要指着这副挂在老屋厅柱上的楹联,谈古论今,评人说事,阐释什么是"积善"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夫子在讲述他一生的经历,一生学习的次第.古人十五岁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学习大人的学问,大人该行的道.学习如何明德,如何亲民,如何止于至善. 三十而立.我们现在通常讲成家立业.所谓立就是站住不倒称为立. ...
-
虚空先生浅解《了凡四训》
"勿以己之长而盖人"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压人,在我们社会当中,这样的事情更多,在一个团队当中,甚至在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这样的? 我们会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拼命地贬低别人,去压倒别 ...
-
虚空先生浅解《了凡四训》“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发怒,不光是没有益处,而且是有害的,我们怒是不是伤肝,然后怒还伤身,当怒了还起情绪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好的行为,还损我们的德行. 想一想本来一件事情,如果不 ...
-
不要抱怨父母,还要去弥补父母的过失和过错,这才是该为人之子要行的道。虚空先生浅解《了凡四训》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说往远了思考,我们要扬祖宗的德行,这个"扬"就是弘扬,我们要弘扬祖上的德行,近思盖父母之愆"愆"是什么意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人围困于一个叫"匡"的地方,源于一场误会,当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自己证悟道才能称为闻道.听到一个道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实证,证悟到了才能称为闻道.我们经常会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们说战士、勇士、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就是类别的意思,人通常所犯的过错过失,都是源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