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先进篇(八)
素说《论语》:先进篇(八)
-
但有使命盈于怀——《论语》悟读【207】
但有使命盈于怀,此心坚定不惧难. <论语>第九篇第五章: [原文] 子畏(受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 ...
-
四书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与佛道有关
经典是什么? 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四书五经应该是大多数人眼中经典的代表.只是光阴流转,我们日常学习的东西早已经改变太多,"四书五经"已经退化成一个单 ...
-
论语:子畏于匡(9-5)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被围困,但都能做到坦然面对,而且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矢志不渝地追求和传播仁德.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在以前建立邦国的时候都会建社,社就是土地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我们说在心为志,在心中的叫志向:在言为诗,言语之间讲出来的称为诗.这里说到<诗经>,<诗经>是孔夫子所删减和编写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自己证悟道才能称为闻道.听到一个道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实证,证悟到了才能称为闻道.我们经常会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们说战士、勇士、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就是类别的意思,人通常所犯的过错过失,都是源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就是喜欢,恶就是厌恶讨厌.仁者是不偏私的,没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当我们时刻安住于仁,内在才是美的.里仁为美这四个字很好地阐述了仁的作用.我们一定是自己实证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