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相关推荐
-
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3-21)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那些崇尚威权的观念一直持否定态度.宰我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都是威权的象征,孔子自然难以接受.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
-
素说论语:八佾篇(21)
一原文八佾第三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试解]鲁哀 ...
-
既往之事不必责——《论语》悟读【59】
未来之事何须迎,既往之事不必责.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哀公问社(土地神)于宰我(姓宰,名予,鲁国人).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人围困于一个叫"匡"的地方,源于一场误会,当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自己证悟道才能称为闻道.听到一个道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实证,证悟到了才能称为闻道.我们经常会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们说战士、勇士、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就是类别的意思,人通常所犯的过错过失,都是源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就是喜欢,恶就是厌恶讨厌.仁者是不偏私的,没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当我们时刻安住于仁,内在才是美的.里仁为美这四个字很好地阐述了仁的作用.我们一定是自己实证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是贫困之意,如果一个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地安于贫困之中.我们先举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