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7章-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zhé)迹;

善言无瑕(xiá)谪(zhé);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润物细无声

无辙迹、无瑕谪、不用筹策、无关楗而不可开、无绳约而不可解,这几个词说的是什么呢?是没有痕迹,没有麻烦、没有漏洞。我们做任何事都会希望波澜不惊的做成了,轰轰烈烈充满曲折虽然看上去很厉害,其实都是不得已的下策,付出的成本代价是很高昂的。

什么是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呢?看看天地造化万物就知道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么巨大的工作量,天地有没很费力,有很多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呢?有没有用三寸不烂之舌去做说服工作呢?有没有进行周密的计划呢?没有,一切都是那么轻松。

为什么这么轻松呢?因为万物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万物,它们是一体的。万物不脱离天地,这是善闭,和天地紧紧融为一体,这是善结。正因为是一体的,天地指挥万物就像我们指挥自己的四肢一样轻松。

这让我想到了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们总是在病了之后去求取灵丹妙药,而不是想着怎么让自己不得病,这就是走向了善的反面。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才是善的正面。治病的方法再高明也不是善行,治病的理论再先进也不是善言,治病的过程再顺利也不是善数。因为人早已和健康脱节,这都是不善闭和不善结造成的。脱离了正确的轨道,迎来的都是错误,错误和错误之间没有谁比谁更高明。

2.天下太平是谁的功劳

天下太平是什么?就是天下没有问题出现,谁能做到让天下不出问题?很多人会认为是人,就像很多人认为是人种出了庄稼而不是天地种出了庄稼一样。种子、土地、太阳,都是天地所生,人凭什么认为是自己创造的呢?

如果认为是自己创造的,那么就会忘本,这就是当下人类所表现的对大自然无节制的掠夺,自然环境都破坏了,人还能生存吗?人能在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下,在被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生产出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吗?

同样的道理,天下太平不是君王的功劳,而是天地的功劳,君王只不过是恢复和维护了天地本来的秩序,是天地让一切都井然有序,君王如果忘记了这一点,把自己的智慧凌驾于天地之上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下就要乱了。

所以君王都称自己为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对天要讲孝,按照天的旨意管理天下,也就是奉天承运,只有在天地的正常秩序中,才能善者得其佑,恶者得其诛,人民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安居乐业。这就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种对大道的理解和通彻,叫做袭明。

高明的君王,不会标榜自己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就像高明的医生不会标榜自己会治多少病一样,因为高明的君王不会让天下出现问题,就像高明的医生不会让人得病。正所谓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让天下出现问题,不让病人得病,这种真正高明的智慧,在大众的眼中,是不会觉得高明的,他们会觉得这样的人啥事也不干,就像什么都不懂一样。那些疲于奔命的救火队长才是他们心目中的高明的人。人呐,什么时候才能扭过这个弯儿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