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瞻阅有感—道德经宗旨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 一生学一字足矣

    道,可书,可观,可思,可究,可行,不可言. 道,观照万世兴衰,穷绝天理人情,统驭阴阳明晦,冠绝古今中外,无字可及. 道,有形,可路.通达万物,可线,连通天地,可长,无穷无尽,可短,为微末不可思议的一点 ...

  • 传记第二十五 老子 庄周

    老子是谁,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号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后期著名思想家. 老子在周王室担任管理藏书的守藏室之史. 孔子到周室,向老子请教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十章 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十,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 ...

  • 「道德经」第十章:天人合一

    作者:猪耶 1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抟tuán)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鉴jiàn),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 ...

  • 《道德经》瞻阅有感—道德经“至尚”归元心法

    原文 第十五章 九十八言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而徐清.孰能安 ...

  • 《道德经》瞻阅有感积功自有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原文 第二十四章 四十八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道清有感: 现实中会有,为了彰显,自己比别人高,而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如何奉道、确立人生观

    原文 第七章 四十九言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清有感: 天--浩瀚无垠,地--恒久不变. 天地之所以能够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因~果规律

    原文 第二十三章 九十二言. 稀言自然,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从事於得者,得者同於得.从事於失者,失者同於失.於道者道亦得之. ...

  • 《道德经》瞻阅有感遵道~守道~奉道而行

    原文 第二十二章 七十八言.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袌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宇宙万物的~绝对真理

    原文 第二十一章 七十一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芒惟芴.芴兮芒兮,其中有象.芒兮芴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奚以知众甫之然哉, ...

  • 《道德经》瞻阅有感先知老子~与常人不同之处

    原文 第二十章 一百三十七言.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独魄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儡儡兮,其不足以无所归 ...

  • 《道德经》瞻阅有感。仁义~升华至~道德

    原文 第十九章 四十七言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也,故令有所属.见素袌朴,少私寡欲. 道清有感: 摒弃,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判定衡量的,所谓 ...

  • 《道德经》瞻阅有感道德—仁义

    原文 第十八章 二十八言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 道清有感:大道废焉,有仁义. 当人们,无法平衡,因受,自身外在的感官-感识-而形成的感受时. 便会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