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须“天赋异禀”?《道德经》这一章,老子给普通人指了条明路
相关推荐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十五章
道经·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吴澄:士谓有道之士,旁达曰通,妙万物者,无所不通其妙也,微而不显,其通也,玄而难辨,渊乎如水之深而不可测,其中深不可测,故强为 ...
-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道德经》笔记
十五 通行本: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
-
有深度,有涵养,到底是什么样子?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有深度,有涵养",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成熟.睿智.有礼貌,并且让人感觉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苏辙:粗尽而微,微极而妙,妙极而玄,玄则无所不通,而深不可识矣. 原成: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志. 原成:微妙,言行为隐匿.玄通 ...
-
微妙玄通 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 故能蔽 不新成 道德经 第15章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 ...
-
学道须“天赋异禀”?《道德经》十五章,老子给普通人指了条明路
大家好,上篇文章,我抛出了一个观点:<道德经>八十一章,就是破八十一个(虚数)大妄念. 所谓"妄念",就是使你脱离当下的一切念头.一旦离开"当下", ...
-
以诗解道|诗说《道德经》第一章
诗说<道德经>第一章 道非道兮名非名, 天地玄黄兮唯道所生. "有""无"同根兮无中生有, 玄不可言兮向善而行. 附<道德经>第一章:道 ...
-
以诗解道|诗说《道德经》第二章
诗说<道德经>第二章 美丑相对兮相伴而生 难易相左兮相辅而成 圣人不言兮行胜于言 无为而为兮唯道是从 附<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是以有无 ...
-
桐道论市 | 超跌股开始反弹了,这个底你敢抄吗?给你指条明路!
如果说A股市场,是一个伤心远大于开心的地方,恐怕没什么人有反对意见.好容易扭扭捏捏反弹了两年,本指望牛年来了,能再牛上一把,没承想,春节之后,就是一地牛毛.一切的转折点,就是这个年. 网友更是有才,炒 ...
-
《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传真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说] 本章是<道德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7章 老子的人本思想
57章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句有多解,有人认为"正&q ...
-
刘邦明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会过得很惨,为何不给她找条明路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就是戚夫人,他甚至还爱屋及乌,十分喜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想要废掉当时的太子,立刘如意为新一任的太子.他明明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定会被吕后对付,为什么不设计一条明路给戚 ...
-
《养真集·性命》 学道入门,先须理...
<养真集·性命> 学道入门,先须理会性命二字.性有性源,心地是也:命有命蒂,真息是也.命蒂要固,性源要清. 或问:'性源如何清?'曰:'内外两忘则清矣.''命蒂如何固?'曰:'神气相守则固 ...
-
【学点哲学】一个故事,道出了《道德经》精髓,领悟人生真谛
[学点哲学] 一个故事,道出了<道德经>精髓,领悟人生真谛 "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一"道"字在五千余年的<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