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一六. 五章
相关推荐
-
《论语》中关于快乐的部分重要章句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之后,时刻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有志同 ...
-
《孔子家语》卷27论礼诗解3君子礼乐礼理乐节无礼不动无节不作
<孔子家语>卷27论礼诗解3君子礼乐礼理乐节无礼不动无节不作 题文诗: 两君相见,揖让而入,入门悬兴.揖让升堂, 升堂乐阕.下管象舞,夏钥序兴.陈其荐俎, 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 ...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3
八佾第三 三 子曰:"人而不仁(1),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1)人而不仁:仁,仁爱.友爱他人的真情实感. [译文]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之心,礼制对 ...
-
【第396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5章》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5章>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
-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一九.二三章
(大成殿 山东曲阜) [原文] 叔孙武叔(1)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2)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3),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 ...
-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一九.一 一章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踰(1)闲(2),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1)踰:同"逾",超过,越过. (2)闲:本义是栅栏,这里引申为界限. [解读] 子夏 ...
-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一九.一三章
[原文] 子夏曰:"仕(1)而优(2)则学(3),学而优则仕." [注释] (1)仕:做官. (2)优:优秀. (3)学:学问. [解读] 孔门认为做学问的目的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从 ...
-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一九.八章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 [注释] (1)文:文饰,这里引申为掩饰. [解读] 小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了错误感觉丢人,所以总是想着为自己掩饰.君子的做 ...
-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 一七.二四章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2)人之恶者(3),恶居下流(4)而讪(5)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6)者." 曰:&qu ...
-
《论语》第一至五章原文 注释 译文
第一章: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q ...
-
第一六五章隐藏攻击目标之底二线的危险性
第一六五章隐藏攻击目标之底二线的危险性 (165.1) 在局面清晰之前有时候会有一个属于尚未明朗的时期(不一定都这样),此时双方对局面的判断各有不同,红黑双方都认为局面朝向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如图红方 ...
-
君子不器——论语注解,第一六.三章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1)五世(2)矣,政逮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5)矣." [注释] (1)禄:官员的俸给.去:离开.公室:指鲁国的国君,当时各诸 ...
-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