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薛侃录》为学大病在好名

(0)

相关推荐

  • 儒释道:王阳明的诞生

    王阳明的诞生 对于大明帝国第八任皇帝朱见深(明宪宗)来说,1472年绝对不是个好年头.鞑靼(明朝时由也速迭儿开始,最终由达延汗统一的东部蒙古)从年初到年末持续不断地攻击帝国北疆. 大运河因为干旱而枯竭 ...

  • 王阳明:小人奸诈太难缠?上中下三策来应对

    艺述史官方原创 <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当皇帝都要被佞臣蒙蔽,做学问也要被小人戳脊梁骨,人活一世,谁能不遇见几个糟心的人呢?做到"立功.立德 ...

  • []《卷上·薛侃录》大学工夫只是个明明德

    各位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上卷>的最后一段,[蔡希渊问],这个蔡希渊也是王阳明最早的弟子之一,蔡宗兖,字希渊,有时候也写成希岩,号我斋,他是山阴人,就是现在的绍兴人. 一.新旧文本 其中 ...

  • []《卷上•薛侃录》性道教皆从本原说

    各位朋友好,咱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上卷的一段,是马子莘问.马子莘也就是马明衡,子莘是他的字.马明衡是福建莆田人,曾经官居御史,他也是把阳明心学传到福建的一个重要人物,当然他也是阳明的弟子 ...

  • []《卷上•薛侃录》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各位朋友,咱们读一段<传习录>上卷,薛侃和王阳明的一段对话,他涉及到无善无恶的问题. 一.躯壳起念 看善恶便会错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 ...

  • []《卷上•薛侃录》明心体即是学问功夫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再读一段,接着读<传习录>上卷,也就是薛侃和这个王阳明的一段对话. 一.涵养志切 讲求亦是涵养 [侃问],也就是薛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请注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三节 辨色及病

    第三节 辨色及病 赵养葵曰∶冲任藏精系胞,又恃一点命门之火,为之主宰.火旺则红,火衰则淡,火太旺则紫,火太衰则白,所以滋水更当养火.甚有干枯不通者,虽曰火盛之极,亦不宜以苦寒药降火,只宜大补其水,从天 ...

  • []《卷上·徐爱录》身之主宰便是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仍然讲<传习录·上卷>,有一段涉及到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问题.我们总体上说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朱熹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意义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原来也讲到过,在朱熹那里的格 ...

  • []《卷上·徐爱录》什么是知行本体?

    各位朋友好!我们接着读<传习录·上卷>的一段,还是徐爱录的,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这一段等于说是交代了下面这段的基本背景. 徐爱自己说没有领会 ...

  • []《卷上·徐爱录》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传习录>的另外一段,同样是在上卷的,因为这个标序各个不同,所以很难说是哪一段.就是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这一段,徐爱问的. ...

  • [ ]《卷上•徐爱录》“新民”与“亲民”的意义差别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来和各位朋友一起读一下<传习录>,我们不能全读,选其中的一些篇章来读. 一.学术之争 缘于文本传递 在中国的古代,思想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文本来传递的,所以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