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义取利自心裁——《论语》悟读【422】
相关推荐
-
#每日学论语#8.3【2017-1-10】
#每日学论语#8.3[2017-1-10]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 (báo)冰.'而今而后,吾知(zhī)免夫 ...
-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只是过客
如果有一天,周星驰和吴孟达再一次合作,不管演什么剧,都会有人喜欢. 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也定会买一张观影票,哪怕挤在角落里,也要默默表达这份喜欢. 我相信,在很多80后.90后影迷们的愿望清单中,还有一 ...
-
论语日课115:保持一份永不抱怨的心态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5.23) 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大儿子,但是庶出:叔齐是大儿子,但是嫡出.孤竹国君将死时, ...
-
处世还将义为先——《素书》悟读之【14】
立身须以信作本, 处世还将义为先. <正道章第二>悟读[3] [原典] 义足以得众. [译文] 行事正直恪守大义可以得到众人的拥护. [悟读] 心标日月,义贯乾坤. 此雍和宫关帝殿之对联. ...
-
古今通用,致富经——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一代大商孟洛川> 对于钱财,古今一致的看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社会上任何事情几乎都和钱有关系 ...
-
取人为善与人善——《论语》悟读【172】
与人为善,愿将独乐同众乐: 律己以严,常把自心比他心.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八章: [原文] 互乡(地名)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 ...
-
能取其长皆可用——《论语》悟读【1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论语>第六篇第五章: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q ...
-
《论语》卷14宪问篇诗解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时言义取管仲适情
<论语>卷14宪问篇诗解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时言义取管仲适情 题文诗: 子路也问,成人子曰:其智能若,臧武仲者, 不欲能若,孟公绰者,勇若卞庄,艺若冉求, 文以礼乐,可为成人.今之成人,其何 ...
-
以义取利,点亮商业文明之光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活于世,追求高质量的幸福生活,追名逐利是世俗生活最基本的常态,一个人要建功立业,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厚实的经济基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友以义交情可久——《论语》悟读【296】
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从道取利方长.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老师,与朋友相处之道. ...
-
放利而为多致怨——《论语》悟读【76】
君子重义且轻利,放利而为多致怨. <论语>第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