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九) 神风特攻队,邺城之战的荒谬结局
相关推荐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5 偏向虎山行
NO.195 此人姓刘,名叫--非常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当时在朝中担任给事中. 他厉声质问鱼朝恩说:敕使(当时对宦官的统称)是要造反吗?现在京城周围大军云集,您不想着抵御敌寇,却要裹胁 ...
-
大唐命运转折战:香积寺之战,铁骑对陌刀,4个时辰斩首六万余!
<资治通鉴·唐纪>中有记载:"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从午时至酉时,短短4个时辰,斩首6万余众.这状况想也知道,定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那么这到底说的是 ...
-
决定唐朝生死存亡的一战:八小时斩首六万,为大唐续命一百五十年!
公元755年12月,唐玄宗晚年机关算计,聪明反被聪明误,导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也有有史以来唐朝所经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一次叛乱,安禄山率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二)马嵬坡的决裂
聚集了西北军几乎所有机动兵力的唐军精锐部队,出人意料的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在灵宝之战中全军覆灭,连带潼关也跟着失守.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大明宫中的时候,皇帝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无法置信.以至于他接连问了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十)哥舒翰含泪出征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继南线战场的滍水之战.河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八) 亘古未有的围城,郭子仪的看家本领
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十一月十七日,距离安禄山十万步骑起兵南下,已经过去了三年,距离史思明上次在嘉山与郭子仪对垒,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距离上次史思明对战唐帝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年. 此时,唐军已先后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五) 历史与三流小说,你更爱看哪个?
不知道大家在看历史的时候,尤其是在史书记载的,没经过后人加工的历史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总会感觉很不舒服,很不顺畅.因为很多历史故事,明明就是一个三流小说家,甚至是不入流小说家,也能把他写的很清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四) 崩溃的帝国靠什么来维持生存
安史乱起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来,帝国失去了大片富庶的土地,损失了大批精锐的部队.为了平定叛乱,帝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组织了庞大的军队,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也只是勉强收复了两京,离叛军的老巢还有遥远的距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二) 卖官鬻爵也得讲营销策略
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底,唐帝国接连在香积寺和新店两场大会战中获得完胜,燕帝国的南下主力大部被歼,看上去历时两年之久的叛乱的平息指日可待.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8年,为了庆祝收复两京,肃宗皇帝改元乾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 睢阳保卫战
随着唐军经过十个月苦战后收复两京,安史之乱也正好过去了差不多两年,大战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已经落下了帷幕,唐燕帝国双方都将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总体来说,这两年来,双方经历了一系列的精彩战斗,从洛阳之战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九) 无言的结局
皇帝费劲千辛万苦发起的开源节流计划,最终以惨败告终,好几个皇帝亲自任命的军区司令被杀. 无可奈何之下,皇帝又把他那慈祥的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美丽的东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经过了一年的折腾,帝国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