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军在淮镇杀鞑子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加关注,赵刚问好!

虎贲军在淮镇杀鞑子

编者按:在穿越小说《刺明》一书中,有虎贲军在淮镇杀鞑子—事,作者是拉丁海十三郎。此文节选于书中自第667、668、669章。主人公现代人张准穿越回到明朝崇祯七年,他将崇祯、皇太极、小日本、西洋列强统统打倒!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故事是虚构的,但小说中的明代的淮镇店却是真实存在,就是现在的淮镇。当这个地名出现的时候,让我想起一些典籍和史书中的记载来,淮镇在明代称淮镇店,时乡人去淮镇,常说“赶集上店”,其源头源于此。试想作者把淮镇设为杀鞑子的战场之一,从而证明了淮镇在明代的重要的镇店,虽说是穿越小说,但是明代的历史却是真实的,明代在淮镇设镇建城史书、县志均有记载。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我们就把这个故事当一个传说,当一个演义来看吧!

张准正在琢磨如何将这些人都聚拢起来,然后加以纪律教育的时候,有人急匆匆的赶来,大声叫道:“老虎,老虎,出事了!”

王老虎大声喝道:“别慌!虎贲军在这里!”

那人听到虎贲军,果然镇定了不少,急忙详细的报告起来。

原来,距离景和镇不远的淮镇店,正遭受一股鞑子的围攻。当地尽管也有一些青壮,依靠村镇的城墙,拼命的反击,却没有正规军坐镇。因此,没有办法抵抗鞑子的猛攻。要是淮镇店被鞑子攻陷,村镇里的四五千人,又要遭受鞑子的毒手了。

不得已,淮镇店只好不断的派出求援的快马,希望得到增援。距离淮镇店最近的,乃是附近的献县和交河县。淮镇店向这两个地方都派出了求援人员。然而,遗憾的是,一直都没有见到援兵的影子。没办法,他们只好派人来找王老虎。

“官兵?”

“这个时候还指望官兵?”

“皇帝自己都躲在乌龟壳里面,别人还敢出来?”

王老虎气呼呼的说道,一点都不给朝廷面子。事实上,到来这个时候,所有的幸存者,对于官府,都已经失望透顶了。那些朝廷官员,平时只懂得伸手要钱,鞑子一来,跑得比兔子还快。老百姓白白的遭受鞑子的毒手,他们却安然无恙。

“鞑子有多少人?”

张准沉思片刻,冷静的问道。

他感觉,这是虎贲军立威的好机会,需要好好的表现一下。

“一百多!”

那人心有余悸的回答。

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围攻淮镇店的鞑子,一定非常的凶残,否则,不会让他在遇到虎贲军以后,还这样感觉到后怕。他显然是被以讹传讹的鞑子的各种本事给吓到了。这种恐惧的心理,绝不是现在才突然形成的,而是长期潜移默化的形成的。

长期以来,由于明军在鞑子的手中,总是战败,总是丧师失地,以致明国内部的民众,都以为鞑子是杀不死的小强。加上前面两次鞑子的入寇,给民众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以致很多的明国民众,对鞑子都有深深的恐惧感。要破除这种恐惧,一场真正的战斗,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用实打实的战斗胜利,才能撕碎鞑子的不败神话。

张准看看天『色』,果断的说道:“走!去淮镇店!”

王老虎意气风发的叫道:“走咧!杀鞑子去!”

其他的骑手,也都大为振奋。

有虎贲军参战,他们战胜鞑子的信心,顿时提升了不少。

一行人快马加鞭,向淮镇店风驰电掣的赶过去。从景和镇到淮镇店,距离很近,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杀到了。到达淮镇店的时候,刚好是傍晚时分。尽管是昼短夜长,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天地间还有金色的阳光,看起来格外的绚丽。

急促的马蹄声到来,当然无法瞒过淮镇店周围的鞑子骑兵。鞑子的骑兵斥候,很远就发现虎贲军骑兵的到来了。事实上,虎贲军骑兵也没有偷袭的可能。北直隶全部都是平原,肉眼的能见度,都在两三千米以上,想要偷袭敌人,根本上不太可能。

围攻淮镇店的鞑子骑兵,的确是一百多人。其实,他们是一个完整的牛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董家堡折损了,才会剩下一百多人。正是因为遭受了沉重的损失,皇太极才会让他们到处放羊,烧杀抢掠,以提升士气,准备再战。

“虎贲军!”

“是虎贲军!”

“虎贲军来了!”

发现虎贲军出现,所有的鞑子骑兵,神情都顿时变得凶悍起来。

在董家堡,鞑子的确是对虎贲军有点忌惮了。虎贲军的守城功夫,让鞑子心有余悸,感觉就好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样。但是,在野外进行野战,鞑子骑兵还是拥有绝对的心理优势的。一直以来,鞑子都对野战充满了自信,绝对不相信有人在野战方面能够打败自己。

特别是当鞑子发现,虎贲军骑兵,只有一百来人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顿时变得好像狼群一样的歹毒,死死的盯着扑上来的虎贲军骑兵,再也不肯移开。一百多对一百多,鞑子还真是一点都不怕!

统帅鞑子的,乃是五个白甲兵。原来的牛录章京已经在董家堡的城墙下战死了,新的牛录章京,必须从他们五个人当中产生。因此,这些鞑子在烧杀抢掠的时候,特别的凶残。他们是要用自己的凶残,向上面的鞑子证明,他们才是最合适的牛录章京人选。

看到虎贲军到来,他们的眼神,顿时燃烧起来,好像是一团火。几乎是下意识的,他们都敏锐的感觉到,要是能够抓到或者杀死这些虎贲军骑兵的话,绝对是大功一件。谁立下的功劳最大,谁就是新的牛录章京了。一时间,五个鞑子的白甲兵,都在内心里暗暗的为自己喝彩加油。

想到死在董家堡城墙下的同伴,几乎所有的鞑子,都感觉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杀了眼前的虎贲军,为他们死难的同伴复仇。董家堡的失败,对于所有的鞑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现在,他们就要借这个机会,洗刷所有的耻辱。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五个白甲兵就齐声大吼起来。

其他的鞑子,也跟着大吼起来。那些正在进攻淮镇店的鞑子,也纷纷退了出来,向虎贲军这边涌过来。一百多人的鞑子,身上都是血迹斑斑,显然是屠杀别人的时候留下来的。有的战马脖子下面,还挂着几个狰狞的人头。不用说,景和镇的惨案,绝对有他们的份。

王老虎等人,都是浑身一震。这些鞑子已经杀红了眼,他们情不自禁的就有点心惊肉跳。这不能怪他们胆小,实在是鞑子的战斗力,经过无数的自觉不自觉的夸大谣言宣传以后,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级别。一般的人,根本没有胆量和鞑子对抗。

事实上,要是正面和鞑子骑兵对战,王老虎他们的确是一点机会都没有。鞑子的箭术,足可以将他们都全部射死。一百多个的鞑子,面对一百多个普通的骑手青壮,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到后面去!”

张准目光冷峻,冷静的说道。

一百多名的鞑子骑兵,张准同样不放在心上。或许在即将展开的战斗中,虎贲军骑兵可能会有人伤亡,但是,绝对不会太多。他身边的虎贲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对面的鞑子,并不是皇太极的前锋营,他担心什么?

“董华夏!”

“你们从右边包抄上去!”

“独孤猎!”

“你们从左边包抄上去!”

张准冷静的大声叫道。

这是虎贲军最常用的战术,左右包抄,然后不断的射击。具体来说,就是狙击手分队从左边攻击,沧州义勇军分队则从右边攻击。只要形成交叉火力,鞑子骑兵就死定了。鞑子的弓箭,最远可以在八十米左右发挥杀伤力,但是虎贲铳却可以在一百五十米开外就要他们的命。

(待续)


作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毕业于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曾进修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在报刊、杂志、网络论坛、自媒体发表诗词作品数千首,在采风网、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今日头条等发表新闻报道近二百多篇,其新闻报道被献县、沧州市、河北省等诸多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转载。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北京诗苑》、《诗刊·子曰增刊》、《文化月刊·诗词版》、《诗词世界》、《诗词月刊》、《人生》、《燕赵诗词》、《承德诗词》、《中国诗词》、《新国风》、《柏风》、《香港诗词》、《中国文学》、《华夏翰林·诗词丛刊》、《诗词百家》、《京华诗页》、《天马诗刊》、《九州诗词》、《诗词世界》、《献王诗苑》、《河间文艺》、《毛公诗苑》、《日华宫》、《大柘树》、《沧州晚报》、《沧州日报》、《沧州广播电视报》等。诗词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数十部典籍等。曾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学会理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中国诗歌网会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金牌作家、中国辞赋网特邀评论员、现代诗歌首版、中华诗词论坛沧海流韵版主、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等。

(0)

相关推荐

  • 孟津到朝歌500里,周武王竟5天走完!武王行军速度可不可信

    公元前1046年2月21日,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洛阳孟津,与反商盟军会师,形成约5万人的联军,然后向朝歌进军.正常情况,当天会师之后,需要进行一些协商调整,因此应该是会师第二天即22日向朝歌急行军. 公 ...

  • 安徽古代十大名将,何安徽多才邪

    安徽和江苏都是地跨南北的省份,但是与江苏省的名将主要集中在苏北的徐邳海中原地区不同,安徽的名将则更集中在江淮地区,反而皖北的颍亳宿中原地区并不强势."中原宿敌,草原克星",&quo ...

  • 民国时期明水县驻军(奉军/东北军)

    民国时期明水县驻军(奉军/东北军)

  • 神兵利器:中国古代斩马刀

    在中国古代战场上,有一类兵器称为斩马刀,其主要用于劈砍骑兵的马腿.斩马刀发源于何时?其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应用如何?请看-- 西汉时期:斩马刀发源于斩马剑 斩马刀是对中国古代战场上专门用于劈砍.戳击骑兵马 ...

  • 大明边军辎重营火枪手王二毛的一天

    #古代生活日常# 整装 某日,清晨.蓟镇军辎重乙营左部甲司,中军掌号喇叭声响起. 全司二十辆辎重大车呈一字排开,刚梳洗用饭完毕后的各车配属士兵们,正在车旁整理行装,为车辆套上骡子. 每辆辎重车可装粮米 ...

  • 【国庆特刊】诗词‖蒋军五大主力 河北 王建中

    [编前话]为喜迎国庆节,<蒺藜文学>今天推出王建中老师的诗词作品<蒋军五大主力>,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祝福祖国早日统一! 蒋军五大主力 □河北 王建中 诗歌|蒋军五大主力 ☼河 ...

  • 虎贲军在淮镇杀鞑子(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加关注,赵刚问好! 虎贲军在淮镇杀鞑子(三) 编者按:在<刺明>中有关虎贲军在淮镇店城外杀鞑子的故事,今天就全部选登完了.其余后续章节与淮镇无关,故不再发布,如有友友需要, ...

  • 农村俗语:“端午节里杀鞑子,鞑子不死我们死”,说的是咋回事?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在端午节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比如,在有些地区要吃粽子.赛龙舟.沐浴.除毒等,但在我们这里,习俗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在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包饺子祭祖. 那么,在端午 ...

  • 5本质量上乘的历史小说,主角以一堡垒起家,杀鞑子,进而打天下!

    大家好,我是马哥,今天推荐5本质量上乘的历史小说,主角以一堡垒起家,杀鞑子,进而打天下!(标题为第一本) 第一本:<汉兴> 作者:硕鼠就是我 书评:架空历史,参杂了宋末.明末的历史背景和水 ...

  • “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是真的吗?有历史可以考证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好的,我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提一下八月十五必备的食品--月饼. 我小的时候,月饼可是非常难以吃到的好东西,想吃到月饼,得有几个前提:首先家境要宽裕,能买得起月饼.其次得等到中秋之夜,父母或 ...

  • 八月十五食月饼杀鞑子

    明月皎皎,星汉西流. 月明如昼,一家人围坐桂树之下,一起品尝各色月饼,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太平年间,大多数人不知,这似月圆饼之中,还藏有一段壮怀激烈的传奇故事. 其时为元末,蒙古鞑子肆虐,侵占我中原大 ...

  • 淮镇军屯惨案纪实

    淮镇军屯惨案遗址 淮镇军屯惨案遗址位于淮镇北街村西,献县第三中学东北50米处,今为低洼地,此地原为日伪军警备队大院,大院西南为10米宽壕沟又称莲花池.1945年5月日寇在此制造骇人听闻的军屯惨案,杀人 ...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赢过?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 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 ...

  • 清代奇案正室被告毒杀继子,知县见她腹肿如水牛,才知案件蹊跷

    正室被告毒杀继子,知县瞧她腹部便知不是凶手 丁末年秋,七月十三日,我到普宁县担任知县,刚刚开始学习从政,一月后,忽有一个潮阳县人,名唤王士毅的来喊冤,说有人毒杀他的堂弟,故此他前来告状,我接过状纸,只 ...

  • 新登镇小凌子清 | 寻

    寻  新登镇小惠来校区 六(5)班 凌子清   指导老师:叶志琴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 少儿时代的我们,在懵懂中寻找开着快乐.我们的心神总不在于课堂,而早被教室外那欢快的游戏声所吸引,时不时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