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方略——中道

(0)

相关推荐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雍也第六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

  • 克己求和且中庸——《论语》悟读【32】

    不倚不偏,坚守本心诚克己: 中规中矩,秉持高节谨求和. <论语>第二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中庸的两端,指"过"与"不及" ...

  • 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4-8)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无道"时代,一直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统治者认同而深感痛心.孔子叹息,人生年华稍纵即逝,闻道应该只争朝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孔子有"爱民"的思想,但"爱民"前提是"顺民",而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乱民""扰民&qu ...

  • 素说《论语》:子罕篇(七)

    素说《论语》:子罕篇(七)

  • 论语:攻乎异端(2—16 )

    孔子认为,但凡治学要治正学.守正道,不能研究那些异端邪说.不然,于自己.于社会都是很有害的事情.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释] 攻,攻习.攻读.研究. 异端,背离正道的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孔子论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孔子在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先有司",就是要率先垂范,给下属做出表率.&qu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基石——民心

    孔子论治世之基石--民心 孔子大力倡导"德政"的着眼点,在于争取民心.他把民众的信任视为治国的基石,"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就是强调民众如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怎样实现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呢?孔子继承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书>)思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理想——和

    孔子论治世之理想--和 儒家经典<大学>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是对孔子学说的精辟概括.社会的治理,说到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孔子把人的素质的提高过程叫做"修己&qu ...

  • 白话解析《治世经典》全文

    白话解析<治世经典>-目  录<权 书> 译者的话将帅素养[心术第一]用兵原则[法制第二]强弱权变[强弱第三]攻守战术[攻守第四]用间不诈[用间第五]理论与实战[孙武第六]诚信 ...

  • 儒家治世经典[精选]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指的就是自身道德问题.中国是个讲美德的国家,也以美德而成名.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对以往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根蒂.自懂事起,父母就会教自己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帮助他人, ...

  • 《治世经典》读故事,增智慧

    ·算命陷政敌齐成侯邹忌与田忌处得不好,邹忌怕田忌害他,想先发制人. 他的策士公孙阅就说:"邹公为何不派人拿十金,到街上去算卦呢?就说:'我是田忌的人,田忌三战三胜,威名天下,想作大事,是吉呢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去齐①.充虞②路问③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④.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⑤.'" 曰:"彼一时,此一时⑥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⑦,其间必有名世者⑧.由周而来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天下一统

    孔子论天下一统 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著名诗句.意思是说,普天之下,都是君王的国土:四海之内,都是君王的大臣.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