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德经》的具体修道方法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选择很重要,坚持必受益
第四十课 抱一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 ...
-
《道德经》:谦虚低调是根本
第五十七课 轻 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谓的圣人,不好好修道修德,却摆出个修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三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章名曰:无为而生. 这一章,我们首先读到的是老子观察到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三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哉! 此章曰:施道可畏. ...
-
《道德经》的修道思想和方法
<道德经>的文字表达了极为玄奥的生命至境.得大道者,不但可长生久视,还能具有终极智慧与极致境界. 每个修行者都在渴望通达其境,可通达其道境者,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通达义理.<道德经> ...
-
《道德经》的具体修道方法
修道方法: 1.每次背诵<道德经>从第字开始,第一天背诵第十课,第二天背诵第十一课,第三天背诵第十二课,从第四天开始,三课连起来背诵一个月: 2.只求治病者,一个月后,以第十.十一.十二课 ...
-
厉害了!《道德经》的修道思想和方法被总结成了三句话!
<道德经>描述了一种极为玄奥的生命至境:得大道,不但可长生久视,还能具有终极智慧.然而如何通达其道境,才是人们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遗憾的是<道德经>一书并未对此作专题 ...
-
《道德经》: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
第一课 道 道,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 常无欲, 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
-
《道德经》:修道修德的益处
第六十八课 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悦.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悦,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
-
《道德经》:修道修德要终身不停
第六十八课 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悦,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悦,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
-
《道德经》:修道修德 提升自己
第七十课 一毂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 ...
-
《道德经》:修道利万物生存
第七十二课 生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
《道德经》:修道修德易知易行
第七十五课 易 知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我说的话很容易明白.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