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洲 王丽娟:版本研究同样不能确定《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相关推荐
-
周文业:《金瓶梅》水浒故事底本是《水浒传》一种早期繁本(首发)
(1)<金瓶梅>和<水浒传>版本关系的7种看法 对<金瓶梅>和<水浒传>版本关系,至今有7种看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黄霖先生1982年发表文章 ...
-
王齐洲 王丽娟:作者研究无法确定《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在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中,有许多疑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影响到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影响到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清刻本<四大奇书第一种> 明代"四大奇书" ...
-
王齐洲 王丽娟:采用文献—传播学方法可有效确定《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水浒传>成书年代的讨论虽然没有一致的意见,但大家在讨论过程中还是遵守了一些基本准则的,或者说是有某些共同认识的. 一是大家讨论的<水浒传>,是指供人们阅读的长篇通俗小说,而不 ...
-
王齐洲:为何要开展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小说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古代小说相媲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借鉴其丰富的创作经验,无疑对当前的小说创作和文学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新时期的 ...
-
王齐洲:《乐经》为孔子“乐教”教材辨
围绕<乐经>问题,我和陈桐生教授已有几番讨论(见王齐洲<<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陈桐生 ...
-
王齐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序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现代以来更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优秀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 ...
-
王齐洲: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士人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一)
为了论述的方便,有必要先对论题的概念加以定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 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的组合状态.由于视角的不同,社会结构可以有许多维度,如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
-
王齐洲:从大类统说到小类分解(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四)
1897年,邱炜萲在<菽园赘谈·小说>中说: <菽园赘谈> 本朝小说,何止数百家.纪实研理者,当以冯班<钝吟杂录>.王士桢<居易录>.阮葵生<茶余 ...
-
王齐洲:市民阶层的独立与通俗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二)
在士人们醉心于传奇小说创作的同时,一种由僧人向信仰佛教的俗众讲唱通俗故事以邀布施的"俗讲"在寺院里吸引着大量民众,成为中唐以后一道靓丽的社会文化景观. <乐府杂录校注> ...
-
王齐洲:从子部类别转移到文学学科(《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二)
1903年,金天翮在<新小说>撰文称:"吾昔见东西各国之论文学家者,必以小说家居第一,吾骇焉.吾昔见日人有著<世界百杰传>者,以施耐庵与释迦.孔子.华盛顿.拿破仑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