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不靠谱的司马炎和更不靠谱的司马亮,辜负了三代人
相关推荐
-
不懂这个技能,就当不了领导!!!
[出处]<资治通鉴>第八十二卷 [原文] 帝疾笃,未有顾命.勋旧之臣多已物故,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侍疾禁中.大臣皆不得在左右,骏因辄以私意改易要近,树其心腹.会帝小间,见其新所用者,正色谓 ...
-
八王之乱 第十二节 互相利用的群狼
八王之乱 第十二节 互相利用的群狼 原创 史图馆专栏作者 史图馆 6天前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司马覃成为了新的继承人,这让朝野的公卿们都对司马冏有了意见,而这更是让其他宗王们对司马冏起了想法:像你这样 ...
-
八王之乱爆发——现实版'权力的游戏'上演
第六章:八王之乱爆发--现实版'权力的游戏'上演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读懂这个堪称'华夏之殇'的时代!)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 当初266年晋朝刚刚建立时,司马炎其实是很有 ...
-
杨坚篡外孙之皇位(上)
杨坚篡外孙之皇位(上) 原创2021-07-02 08:00·见贤超齐 太上皇宇文赟驾崩后,8岁的少年皇帝宇文阐既悲伤又喜悦,悲伤在于毕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刚刚去世,哪有儿女不伤心难受的?喜悦在于自己终 ...
-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其人其事(三)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皇后贾南风得于干政弄权. ᐃ八王之乱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 ...
-
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离不开这两个秘密盟友的相助
根据<世说新语>和 <汉晋春秋> 的记载,魏明帝曹叡病重,自己书写不能,几乎无法起床. 他之所以改变让燕王曹宇等近支宗亲辅政的原定计划,改让司马懿参与托孤辅政,是其亲信近臣,中 ...
-
西晋皇族内乱—八王之乱(一):杨骏矫诏篡权,贾氏联合楚王夺权
导语: 西晋都城洛阳的皇宫内,中枢监华廙被紧急召见.含章殿内,西晋王朝第一任国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当天,晋武帝在遗诏中写道:西晋王朝的辅政大权将交予国丈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二人,当天晚上, ...
-
激荡四百年:司马炎沉迷酒色懒政怠政,身患重病被杨骏软禁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篇 太康年间,晋朝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外界环境的稳定,保证了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史称太康之治. 尽管司马炎是太康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但我并不 ...
-
激荡四百年:司马炎驾崩杨骏掌大权,司马亮拱手相让奔许昌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8篇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二十,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享年五十四岁.当天,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尊皇后杨芷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 尽管已经 ...
-
激荡四百年:依靠祖父辈统一三国,司马炎心存侥幸立储失误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篇 开始于三世纪初.结束于六世纪末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无序.动荡不安的时代.三百多年里,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权 ...
-
激荡四百年:司马炎懒政怠政埋祸根,外戚专权开启八王之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篇 太康年间,西晋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外界环境的稳定,保证了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史称太康之治. 尽管司马炎是太康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但我并不 ...
-
激荡四百年:外戚和宗室,西晋的两大隐患,司马炎给自己埋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篇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总结上一个朝代的政治得失,汉朝之亡和外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魏有鉴于汉朝的得失,对外戚防范较严,故而没有形成外戚势力. ...
-
激荡四百年:到底是谁逼死了司马攸?不是冯紞也不是司马炎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篇 毫无疑问,司马攸是被气病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母亲王元姬曾经说过的话. 王元姬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儿子,担心他们有一天会骨肉相残,含泪对司 ...
-
激荡四百年:司马炎到底做错了什么,反对者联盟为何来势汹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篇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征东大将军王浑. 熟悉魏晋历史的都知道,姓王的一般人惹不起,尤其是太原王氏.这个王浑即是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祖父是东汉代郡太守 ...
-
激荡四百年:感染疑心病,司马炎终于对弟弟司马攸下手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篇 问你一个问题,弟弟和儿子谁更亲?估计99%的人都会说儿子更亲.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所以,尽管自己的儿子司马衷有点傻,司马炎还是不肯将皇位传给 ...
-
激荡四百年:躺来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虚心认错,坚决不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篇 开始于三世纪初.结束于六世纪末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也最为混乱无序的时代.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权,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