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务篇》第四十二讲:谷哥是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

谷歌是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
绩效的精神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范围以追求卓越。组织的焦点必须着重人的优点:他能做什么,而非他不能做什么。
绩效精神有四层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知识工作者绩效的秘诀。
先来看第一个: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绩效精神的第一要求便是高绩效标准,对整个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如此,组织必须养成争取出色成绩的习惯。同时,根据知识工作者的特点,企业必须将高绩效与知识员工的意愿相结,这就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初衷。自我控制需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目标确认,还有“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实现。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8%)和金钱财富(约占7%)。这说明,对知识型员工来说,个人成长空间和工作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在理论基础上印证了“目标管理”对知识工作者的意义。
在人们印象里,谷歌是一家富于创新、气氛自由、甚至有些“散漫”的互联网公司。但事实上,谷歌有着十分精密严谨、完全数值化、令人“压力山大”的内部考核制度——OKR ,即目标和关键成果。
OKR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目标任务,并且依据项目进展来考核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流程是一个循环。
首先,明确项目目标。其次,对关键性结果进行可量化的定义,并且明确达成目标的或者未完成目标的措施。再次,共同努力达成目标。最后,根据项目进展进行评估。
在实际操作中,谷歌的目标考核按照季度和年度进行,首先在每一个OKR中,所有员工必须设立目标,这个目标,由几个重要的、可测量的指标体现,不能是空洞目标。比如在网站建设上,不能说“计划让网站更漂亮”,必须说让网站的“速度提高30%”,或是“用户交互程度提升15%”。
另外,谷歌在公司层面设立了OKR目标,在团队、管理人、普通员工层面均设立目标,这一目标系统,使得公司在正轨上运行。在每个季度,每个员工一般接受4到6个OKR考核,如果考核数量太多,则表明被解雇的可能性加大。

在每个季度末期,谷歌将会对OKR考核实施打分,分值从0到1.0。一般的分值为0.6、0.7,如果获得一分,则表明目标太简单,如果分值低于0.4,则员工需要反省哪里做错了。季度OKR评分只需要几分钟,因此员工不需要在这方面花费很多时间,可以把时间投入在完成项目目标上。

在谷歌,包括CEO佩奇在内,所有人的OKR评分全部公开。在员工资料库中,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同事的打分,每个季度的OKR目标,分值都可以一览无余。这种考核评分公开,会给一些员工带来很大压力,但是这种信息公开,可以帮助各部门进行工作协作。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谷歌OKR评分并不是进行职务晋升的依据,但通过评分,每个员工都可以了解自己过去所完成的工作和项目。如果某位员工可能获提拔,人事部门可以很快捷地看到此人过去的成绩。
对于知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方式应该如何因时而变,谷歌的实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最后一部《实务篇》持续更新中
主讲: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DNLC)公益讲师、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创新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心”特聘专家、深圳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ERICKSON)认证教练、国际行动教练协会(WIAC)签约讲师、《智慧NLP教练实践》认证导师、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经验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的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0)

相关推荐

  • 绩效管理中KPI与OKR的区别

    绩效管理的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KPI(关键绩效指标),将目标转化成为各个绩效指标:二是通过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将目标转化为各个小目标的累积.KPI绩效管理,就像程序员写代码,系统怎么运行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二讲: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发展管理阶层及经理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数十年来我们经历许多管理议题潮流,其中有些令人疑惑.有些充满风险.在管理发展的传道者中,当然不乏江湖术士,但有更多不是因为一时兴起.追逐风潮而投 ...

  • 《管理:实务篇》第十二讲:管理者的五项基本要求

    正直是管理者的基石 经理人可以从对人员的管理中学到某些技巧,例如主持会议或进行面谈的技巧:也可以实施一些有利人才发展的实务.例如经理人与部署关系结构.升迁制度,以及报酬与奖励方面的实务.不过,当所有该 ...

  • 《管理:责任篇》第四十二讲:多元化的陷阱

    多元化陷阱 为了多元化经营而实施多元化经营,而不是因为多元化经营最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及成长,不管怎样都是一项最深的陷阱.可是,篱笆那一头的草地,看起来总是比这一头的草地更绿更茂盛.人们很容易发这样 ...

  • 《管理:使命篇》第四十二讲:“例行”还是“例外”?

    44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控制制度虽然够控制例行流程,可以辨识例外状况,但是却无法处理例外,因此当不断变化的外部冲击被控制的内部时,挑战就会出现. 任何流程的目的都是试图从混沌中建立秩序,以使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八讲:报酬的误导

    报酬的误导 前文提及,组织的本质包含了四项有力的误导因素:大部分经理人的专业工作:管理的阶层结构:不同阶层经理人在愿景及工作的差异,以及因而产生的孤立:最后是经营团队的报酬结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八讲:上司的误导

    上司的误导 上司在检查员工工作的时候,可能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这个产品的颜色再深一下可能就更好了."随之而来的却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理解的混乱.要知道,在下属的眼中,上司的言行举止,甚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六讲:长板凳计划

    长板凳计划 IBM接班人计划又称长板凳计划是指企业通过确定和持续追踪关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具有胜任关键管理位置潜力的内部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方面的有效 ...

  • 《管理:实务篇》第十九讲:工作测量仪

    界定职务的四种方式 经理人的职务由以下几种方式界定,这几种方式很像是一种测量仪,帮助我们确认好好职务的的边界. 第一,工作本身必须能发挥特定功能,并且持久.具有连续性,是企业的长期需求.例如市场研究经 ...

  • 《管理:实务篇》第十八讲:管理的空间

    管理的空间只能是少数人吗? 教科书讨论到管理工作的范畴时,经常提到每个人只能一次监督少数人,这是所谓的管理空间.但这种看法造成叠床架屋的管理层级,阻碍合作.沟通,钳制了未来经理人的发展,完全误解管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