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责任篇》第四十二讲:多元化的陷阱

多元化陷阱
为了多元化经营而实施多元化经营,而不是因为多元化经营最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及成长,不管怎样都是一项最深的陷阱。可是,篱笆那一头的草地,看起来总是比这一头的草地更绿更茂盛。人们很容易发这样的牢骚:“我们在这个行业辛辛苦苦地经营,才赚到6%的投资报酬率;再看看其他可以赚到20%投资报酬率的行业,我们不如到那个行业找一家便宜的公司把它买下来吧!”但一家公司决定标售必定有其理由,遑论它为何出那么低廉的价格。其次,收购来的公司不会长久继续赚钱。因为懂得经营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不见得会留任,而买下这家公司的经理人,通常不会做正确的决策,或做出适材适所的人事政策。
同理,如果企业想要以经营其他不同事业为手段,来改善本身弱点或强化体质,这种多元化行动也难逃失败命运。如果有某公司这样说:“因为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企业,我们最好去经营一个我们更生疏的事业。”显然无道理可言。然而事实上,这正是该公司为了要改善本身弱点,而买下另一家可能拥有自己所欠缺能力的公司,所传递的讯息。
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是否还记得2013年,微软以7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诺基亚移动部门,本以为可以弥补自己在手机业务方面的不足,可是收购诺基亚移动部门后,微软手机业务随即陷入了无休止的亏损之中。 在无法容忍无休止的亏损之后,微软做出了决策。 2015年7月,微软宣布裁员7800人, 而不到一年之后,微软将诺基亚供能机业务出售。2016年5月,微软公司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与以及芬兰公司HMD Global, Oy达成协议,将旗下诺基亚功能机业务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上述两家公司。
收购了东芝白色家电业务的美的集团也是如此。美的的主力空调业务已显出触顶态势。美的在2015年宣布与日本机器人制造商安川电机携手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当前,美的正在收购包括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在内的数家企业,为了获得本自身不具备的技术而拼命“搜寻猎物”。
中国企业似乎有一个共通的“习惯”,即现有业务陷入停顿时,总是想去尝试进入当下最火的行业。专心致志深耕现有业务,长期钻研独门技术才是制造业的立足之本。但这一思路似乎与中国企业性格不合。只要市场触顶,中国企业就会马上转行。
德鲁克的建议很值得我们聆听:多元化经营必须从自己最强的地方着手。企业若选择本身擅长、确实能有所表现,而且能够获得更佳投资报酬的领域去从事多元化经营,这样的多元化经营才会成功。多元化经营必须是公司本身优越绩效能力的延伸。每当管理阶层打算进行多元化经营时,不论是经由内部自然成长或收购,都应先自问:“如果此一新事业出了问题,我们晓得解决之道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最好别去碰它为妙,因为任何事业,特别是新事业或新收购的事业,迟早会出麻烦,而且会比你想象得还早。果真如此,母公司及母公司的高阶经营层便脱不了关系,他们不仅应知道该采取何种行动,更须采取实际行动。
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
彼得.德鲁克系列读书笔记
持续更新中……
主讲: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0)

相关推荐

  • 夏惊鸣:大多数企业避不开这四个增长陷阱

    导语 第一个陷阱:纠结于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伪命题,而忘记了增长才是核心 第二个陷阱:不遵行产业选择规律,盲目创新商业模式或追逐伪价值 第三个陷阱:选对了业务却选不对人,企业无法产生准企业家 第四个陷阱 ...

  • 美国工业巨头衰落:市值曾位居全球第二,现年亏223亿美元

    2021年最新消息:美国通用电气(GE)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1.18亿美元,同比出现下滑.净利润为-27.98亿美元,同比出现大幅下降.也就是说,在今年前三个月,通用电气月均亏掉近60亿人民币. 相 ...

  • 如何爬出组织变革发展中的第三个坑:分权陷阱

    关注我们,打造行业领先企业 一个组织在成为卓越组织的旅途中,就好像是西游取经路,磨难虽然没有八十一个,但是还是不少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组织在跨越了创始人陷阱和本位主义陷阱之后,即将踏入的第三个陷阱:分 ...

  • 《管理:责任篇》第二十二讲: 草率投资的陷阱

    最近的朋友圈大家都在评论恒大冰泉.2013年年底,地产界大佬恒大吹响了多元化号角,推出了首个跨界快消领域产品--恒大冰泉,计划2014年销售100亿,2016年达到300亿,一时间吸引了媒体和众多人关 ...

  • 《管理:责任篇》第十二讲:从裁员说起

    从裁员说起 刚刚过去的6月2日,东亚银行宣布裁减共约180名员工,裁员人数占该行在香港总员工人数的3.8%.事实上,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近期香港多家机构纷纷传出裁员冻薪新闻.英国维珍航空上月底解雇51名 ...

  • 《管理:实务篇》第四十二讲:谷哥是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

    谷歌是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 绩效的精神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范围以追求卓越.组织的焦点必须着重人的优点:他能做什么,而非他不能做什么. 绩效精神有四层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知识工作者绩效的秘诀. ...

  • 《管理:使命篇》第四十二讲:“例行”还是“例外”?

    44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控制制度虽然够控制例行流程,可以辨识例外状况,但是却无法处理例外,因此当不断变化的外部冲击被控制的内部时,挑战就会出现. 任何流程的目的都是试图从混沌中建立秩序,以使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二讲: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发展管理阶层及经理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数十年来我们经历许多管理议题潮流,其中有些令人疑惑.有些充满风险.在管理发展的传道者中,当然不乏江湖术士,但有更多不是因为一时兴起.追逐风潮而投 ...

  • 《管理:实务篇》第十二讲:管理者的五项基本要求

    正直是管理者的基石 经理人可以从对人员的管理中学到某些技巧,例如主持会议或进行面谈的技巧:也可以实施一些有利人才发展的实务.例如经理人与部署关系结构.升迁制度,以及报酬与奖励方面的实务.不过,当所有该 ...

  • 《管理:责任篇》第二十八讲:规模的诊断

    规模的诊断 在今天的市场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行为:为了争取主要产品的订单,公司不得不抛售本身价值远超过顾客所付价格的产品,以做为"市场推广"的手段,如何理解这种行为呢? 来看一 ...

  • 《管理:责任篇》第二十六讲:空降“破坏者”

    空降"破坏现况者" 为了打破现有的局限,寻找空降兵是大企业经常采用的方法.中上层管理阶级应是安插外来人士最适切的职位.公司不妨订定政策,在中上层管理阶级预留少数位置,以利于时机来临 ...

  • 《管理:责任篇》第十九讲:中型企业的三个类型

    中型企业的管理 在很多方面,中型企业是理想的企业,它兼有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优点.中型企业的员工相互熟识,容易聚在一起,无须特别费力便很自然地组成工作团队.在这里,人人都应明白自己的工作,也知道上级期待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