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滋味,猪比你先知道

以前,城市白领总爱开玩笑,大不了离职了回家种地。

现在,黑科技赋能农业,连回家种地都变成了一门技术活。

互联网大佬组团搞农业

1月9日,华为官宣辟谣和袁隆平联手种水稻一事,但同时也承认了,华为多年以来一直在推动土壤数字化、农业智慧化发展。

华为联手袁隆平虽然是谣言,但2017年,华为联手中国电信、银川奥特一起养牛却是实锤

华为给牛带上智能牛项圈,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技术云监控每头牛的身体数据,精准判断母牛发情情况,最终可以实现产奶量的提升。

“互联网科技+农业”,这波跨界玩得这么溜的,不止华为一家。

走在一票大佬前头的,网易丁磊喊第一,没人敢喊第二;论资排辈,所有的互联网猪都得叫丁磊猪一声“爷爷”。

2009年,丁磊在广东省两会上高调宣布,“网易要养猪”。漫漫七年养猪路后,2016年,网易味央猪场出产的猪一鸣惊人,分别拍出了单头10万、16万、27万的天价。

而用“听音乐、蹲马桶、住公寓、一天伙食费40块”养大的味央猪,在网易严选、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卖到了30-50元/斤,市场猪肉平均价格只有15-20元/斤。

2017年,网易味央全民众筹养猪,筹到了1千9百万;并于4月融到了美团点评、创新工场等投资的1.6亿。

央味猪真“猪”生赢家本猪了。

第二个入局搞农业的是京东强哥。

比起丁磊的黑富美猪,强哥2016年的“跑步鸡”更多带有黑科技色彩。

京东“跑步鸡”以“跑够100万步、长满160天、吃水果粮食长大的散养鸡”为卖点。其中,通过给鸡带上“计步脚环”的方式,能像计人的走路步数一样来统计鸡的跑步数。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散养的鸡漫山遍野地跑,为了及时统计及传输数据,总不能把整个山头都覆盖上WIFI吧?

像华为养牛一样,跑步鸡得益于NB-IoT技术的成熟——因其覆盖广、容量大、功耗低等特点,在鸡脚上带的计步器,用电池供电,就可接入高于无线技术50-100倍的场景,同时范围覆盖整个山头,非常适合鸡漫山遍野跑的使用场景,成为了解决数据传输同步问题的首选黑科技。

最终跑步鸡的市场成绩也有目共睹,黑科技的加持再加上强哥多次微博“站台”,它在京东自营上以118元/只的价格,卖出了3万多只。(PS:菜市场的三黄鸡只要35块/只)

紧随其后的,就是前两天刚在杭州西溪开了酒吧的马云爸爸的骚操作了。

2018年2月,阿里云宣布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将实现AI养猪。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只阿里猪一出生,即处于ET大脑(数据监测、统计技术)的监控下,猪的食欲、日常饮食、身体状况等everything全程被追踪,最终通过每只猪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化养殖。

ET大脑可以让母猪每年多产3头小猪仔,猪仔死淘率降低3%左右。

阿里的AI猪暂未上市,但估计它也应该会在卖得不便宜的情况下,被市场一抢而空。

华为养牛、阿里养猪、京东鸡和猪都不放过、腾讯愚人节开玩笑要养鹅……互联网大佬组团搞农业,于是,种地变成了高精尖职业。

农业领域的圈地运动

互联网大佬集中的地方,除了互联网大会,就只有风口了。

丁磊的抢先入局,味央猪以A轮1.6亿元的来势,汹汹地撕开了互联网科技+农业的新风口。

这背后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以养猪行业为例。

我国人口13.9亿,人口占全世界比重19%,猪肉消费量却占世界猪肉消费量的49.6%;且猪肉在国内肉类消费量里超过60%。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65%左右

2017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约80斤,按照猪肉18元/斤的均价,2017年猪肉消费总为80斤x18元/斤x每人x13.9亿人=2万亿。

2万亿什么概念,相当于9.36个2018年双十一的交易额。

我国这么大的生猪消费市场,但散户养殖几乎占到生猪养殖业的近40%。而散户的家庭作坊式养殖,导致了猪粪、污水、猪瘟易扩散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于是从2015年开始,我国加大养殖业环保管控,发布《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等规划,大范围划定生猪禁养区,迫使大量散户关闭猪场。

据2018年养猪业年度报告

同时,养殖生猪的散户多数文化程度不高,采用土法养猪,其资源利用低下、单头猪产出成本很高;且散户营销意识低,不能及时有效对接需方,导致其处于市场被动地位,抗风险能力极弱。

国家环保管控和散户养殖的自发性缺点,共同促进了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据产业信息网

在规模化还未定型的进程中,互联网大佬们跨界搅局,以科技赋能农业之名,强势注入资本和技术,硬生生在农业板块的万亿游戏里圈地为王。

一方面,大佬们以品牌和黑科技为背书的猪肉自然可以占据高端猪肉消费市场,成功案例就是高出市场价格三倍的丁磊猪的热销;同时,长远来看,数字化养殖,高效利用资源,极大地节省人力,后期可以把养殖成本拉的非常低,未来,也可以占据低端猪肉市场。

另一方面,京东、阿里等电商大佬的参与,可以从源头上介入生产,再借力自己强大的供应链及电商平台,形成生鲜电商产业链的上下游全打通。随着消费升级热,在从吃的饱到吃的好的过渡中,生鲜电商吃下的市场量也不容小觑。

大佬们有产品、渠道、物流、流量,这叫小散户小公司还怎么玩?

今天,互联网大佬组团养猪种地;明天,他们也可以组团养鸭种玉米。看起来是用科技推动农业数字化改革,其实也暗含了农业智慧化过程中,各板块利益的抢先分割。

万物互联的滋味,猪和鸡先知道

从潘石屹卖苹果、褚时健种橙子,再到丁磊养猪,这一系列互联网+农业的尝试,其实还停留在通过互联网品牌IP的背书和引流,更好地把产品卖出去的层面,本质上是打造了一个更高效的供需双方对接的平台。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但是从2016年京东跑步鸡开始,则是拉开了物联网技术+农业的实践试点的序幕。

NB-IoT技术于2013年被华为及其他运营商开始发展,到2016年被3GPP(通信标准化组织)冻结标准,逐步走向商用。

而2016年,恰好是京东开始养鸡的这一年。

2017年的华为养牛,同样基于NB-IoT技术;2018年的阿里AI养猪,则是基于物联网(IoT)万物互联基础上实现的万物智联应用。

可以看到,不管是京东养鸡、阿里养猪还是华为养牛,背后提供技术支撑的都是NB-IoT的商用化落地。

科技+农业,很难说是科技成就了农业,还是农业完善了科技。但其间的逻辑关系或可以理解为:科技为农业领域的万物互联提供技术支撑,而农业实践反过来倒逼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趁2020年5G商用化还未到来之前,在农业领域充分实践,物联网技术不断革新,为未来人与物之间,实现全面的万物互联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大佬组团搞农业,或许是在农业领域做的一场大型物联网实验。

未来或许正如马云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峰会上表示的,物联改变未来。

而物联网的滋味,阿里的猪、华为的牛、京东的鸡、都要比我早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