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6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相关推荐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六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将要收敛它时,必定扩张它:将要削 ...
-
不可示人的“国之利器”到底是什么?老子真是玩阴谋的祖师爷吗?
老子是权谋家的老祖宗? 说到权谋术,人们喜欢把老子跟鬼谷子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李宗吾的黑厚学等世间一切权诈之术,皆出于老子.这也是老子是"权谋家"的主要依据,因为他的思想里的确有这方 ...
-
《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③.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注释] ①歙:收敛,收缩. ②固:暂且, ...
-
《道德经》“柔弱胜刚强”怎么理解?国之利器为何不可以示人?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物极必反,掌握这个规律,柔弱能胜刚强
上一章讲了用道,本章继续讲用道, 大家看这个太极图,它是道家文化的象征,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规律,现在的辩证法. 这个圆圈,是道生出来的一,圆圈中间有两条阴阳 ...
-
37.问道老子:什么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夫唯不争”?
37.问道老子:什么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夫唯不争"?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与阴谋论(下)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老子济世救人的思想. 老子的得一思想洞察人性,看见愚者只看到呈现在眼前的一面.宇宙好比是一个西瓜,愚昧之人只看到半个西瓜,只有修道才能增长智慧,才能看到隐蔽的另外半个西瓜. 世人愚昧 ...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与阴谋论(上)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36章.原文如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
安伦教授校订《道德经》第36章
若觉人生迷茫,请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其实, 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 " ...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入,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故至誉无誉,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得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二篇.道经. 第九章,尊贵的善道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入,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6章 聪明不如微明
将欲将于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以上内容都是在讲对立转化,事物因为有对立转化才有变化,体现为无常性,佛家的空性,在悲观时有希望,在得意时不忘 ...
-
253.第五十七章 三千人打败十万人!《道德经》也能当兵法?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道德经>的内容.今天讲的内容就比较有意思了,有些争议,我们一点点来分析.从今天开始我们讲第五十七章. 五十七章 ...
-
《道德经》第36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翕(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转载-- [将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