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岳:微童话课例(27),围绕一个“趣”字,激发了儿童的想象,走进儿童的内心

上期链接

徐丹:微童话课例(26),这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

一年级的童话创作教学实录与反思

洪岳  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一、我就像蜗牛——认识蜗牛

(上课老师出示小蜗牛图)

生(众):小蜗牛!

师:都认识,你能给大家具体地介绍一下吗?

生1:它有2个会变长的触角。

生2:它有个壳,那是它的房子。【房子,童话味道就来了】

生3:小蜗牛吃嫩叶。

生4:它爬得很慢……

师: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它怎么爬得吗?【体验式,写作的需要】

生4(两手并拢,身体一扭一扭):它就是这样一拱一拱往前爬的。

【教学反思:由静而动,图片导入,想象运用,言意兼得。就在想象中,孩子不仅有语言的描述,还有动作的模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低年级的童话教学我向来不主张视频导入,原因有二:一是视频导入会极大的磨灭孩子想象的可能性;二是视频导入会不自然地忽视孩子主动参与性。】

二、碰到了谁呢?——想象情节

师:是啊!小蜗牛就是这样一拱一拱往前爬,它碰到了谁呢?【自然过渡到找伙伴,好】

生:它碰到小青蛙。

师:然后呢?

生: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师:哈哈,有意思。小蜗牛和小青蛙会怎样成为好朋友?

生:小蜗牛说,你好,青蛙!小青蛙说,你好,蜗牛。他们就这样说着说着成了好朋友。

师:哦,说着说着成了好朋友。我们班同学也会找好朋友,你们找好朋友,除了说着说着成为好朋友,还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开去】

生:我们会互相送礼物。

师:请你从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连起来说——

生: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碰到了小青蛙。小蜗牛给青蛙一片嫩叶,小青蛙说,谢谢。小青蛙给小蜗牛一只小虫,小蜗牛说,谢谢。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师:小蜗牛会吃小虫吗?(不会)小青蛙会吃嫩叶吗?(不会)那他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吗?

生:他们就交换了礼物就成了好朋友了。

师:好吧!这也可以。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交换礼物的方式?【故事的升级。很显然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但老师要尝试,要引导。】

(众生摇头)

师:我也不知道。【老师要适当示弱,老师不是万能的】不过等会儿你们想到了再写也可以。除了交朋友,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还会碰到谁?发生什么事?

生: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我看见了就说:“小蜗牛,你在干什么?”小蜗牛:“我在找妈妈。”我说:“我看到公园里有一只大蜗牛,和你一样。”小蜗牛说:“公园在哪里啊?”我说:“我送你过去吧!”小蜗牛就爬到我的手上,我送小蜗牛来到公园。小蜗牛和大蜗牛在一起了。【自己进去了,故事出来了!】

(掌声响起)

师:太棒了,这是找妈妈的故事。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碰到我,碰到小动物,或许还会碰到更让人意想不到的——?

生1:会碰到蛇

师:或许蛇想吃掉蜗牛,蜗牛会怎么办呢?现在我们不说,等会你写到本子上。还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

生2: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碰到山羊。

生3:碰到树叶。

师:树叶一定非常有意思。

生4:碰到乌龟。

【教学反思:紧紧抓住孩子的发现——“身体一拱一拱往前爬”,趁机引导学生展现无限的想象力:会碰到谁呢?会发生什么事呢?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先紧抓一点,不断追问,努力为孩子示范完整童话的想象结构。第二步,拓展想象角度,“一拱一拱还会碰到谁呢?”蛇、乌龟、树叶,使学生不只是局限于“交朋友”的框架之内。【对的。故事构思的伙伴,不一定是朋友。朋友太窄了】我只在这里打开一个口子,并不完全展开,为接下去的童画创作留下想象空间。】【故事的产生,如旅途,一路都是风景】

三、认真地爬格子——创作童话

师:小蜗牛一拱一拱往前爬,一定每位小朋友的故事都不一样,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故事。

要求:1. 端正书写,可以写拼音。2. 比比谁写得更好玩。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让蜗牛更有趣——交流反馈

师:我们来比较这两篇小朋友创作的童话,你喜欢哪位同学的蜗牛?

刘琪:小蜗牛交朋友

小蜗牛一拱一拱地往前爬,就这样一个人走着散步。这时碰到了大螳螂。

小蜗牛有点儿害怕,小心地对螳螂说,大哥,我们可以交朋友吗?

螳螂说,我为什么要和你交朋友啊?

蜗牛说,因为我很久没有好朋友啦。

螳螂又说,我也好久没有朋友啦。

说着说着,他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周晨希:小蜗牛不换壳 

小蜗牛觉得它的壳很旧很旧,就想换个壳。她一拱一拱的往前爬,碰到乌龟。小蜗牛说,你的壳,借我用一天好吗?乌龟说,不可以,如果我给你可就没法隐藏,老鹰会抓到我的。

小蜗牛又一拱一拱往前爬。忽然一条蛇咬住了他,蜗牛赶紧把身体、脑袋都缩进壳里。蛇咬不动蜗牛,只好吐出来,走啦。

小蜗牛开心地笑了,说,旧壳也很管用啊!

生1:我喜欢刘琪的小蜗牛,因为他能找到好朋友。

师:我们来听听不同的意见。

生2:我喜欢周晨希的小蜗牛,因为他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身上的壳最好。

师:两位小作者的蜗牛都有非常好的结局。

生3:我喜欢周晨希的蜗牛,因为他碰到了两个人,刘琪的蜗牛只碰到一个人。

师:周晨希的童话更复杂,写得具体,所以你喜欢,有道理。

生4:我也喜欢周晨希的蜗牛,因为蛇咬住了蜗牛,蜗牛后来缩进壳里,更加惊险。

师:你发现了情节要让读者担心,所以喜欢。

生5:我不喜欢周晨希的(蜗牛),我喜欢刘琪(的蜗牛),因为蜗牛交朋友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生6:我喜欢刘琪的,因为刘琪的蜗牛说话很好笑——他们说着说着就成了好朋友。

(课堂发言很热闹)

【教学反思:我以“你更喜欢谁的小蜗牛”这个话题切入,使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去阅读、比较他人的童话作品。也就在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其实也是在总结一些童话创作的技巧,让孩子们努力将自己的童话写得更让人爱读——有情节的变化,有想象的新奇,有语言的趣味。】【喜欢的,就是好的。在比较中,不要让差一点的学生被冷落,要鼓励。同学说不喜欢周晨希的,但老师也喜欢呢!老师看到了他的进步啊。】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刚才大家发现了写童话的很多秘诀。那么接下来,大家再修改修改,正确让读者更喜欢。但是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字写得不清楚,能够改正自己童话中不漂亮的生字,我想读者一定会更喜欢你的童话。

(学生修改童话)

【教学反思:为了让孩子们学会修改自己的童话,我从孩子们关注的书写正确、端正、清楚入手,让孩子们修改文字,引导孩子去读自己的童话,修改童话。】

教学反思:

牧养孩子的创意想象

【我个人不喜欢“牧养”这个词。牧是放牛羊。学生培养就行。“引养”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个词?我觉得比“牧养”好。哈哈。】

儿童时时处处都生活在新鲜动感的生活中,自身就拥有一座取之不尽的生活富矿——想象。儿童更具有游戏心态,这个心态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充满灵性的世界。起始年段童话创作教学只要真正融入儿童的世界,与梦想一起飞翔,就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这堂课我就带着玩得心态,和孩子们一起去想象“小蜗牛会碰到谁呢?”但是不能急着问,【好。想看花吗?那就等吧。】因为孩子还没有进入蜗牛的世界。于是,我先让孩子聊起蜗牛,这一聊,孩子们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蜗牛的世界。课堂上,我敏感地发现了孩子的语言本就如此富有童趣,于是我围绕着孩子们课堂上的生成表达——小蜗牛是一拱一拱往前爬,这个非常富有童趣,又非常富有动感的句子,引着孩子去想象:小蜗牛会碰到谁呢?会发生什么事呢?因为前面的无意聊天,学生在想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关照到小蜗牛的“壳”、小蜗牛爬得慢等这些特点。

通过教学,我才发现,我所需要做的不是更多的规范,更多的框架,而是全心地牧养孩子的想象,呵护孩子的表达。因此本节童话创意课,顺应儿童心理,围绕一个“趣”字,激发了儿童的想象,走进儿童的内心,顺势引导用童言去表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与表达欲望。在收课环节,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姿态,采用“你更喜欢谁的蜗牛”,用游戏活动搭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引领学生主动走下座位与同学分享、交流、辩论,正是在这个分享过程中,再次激活儿童,点亮童心,展现自我,体验成功,享受童话创作带来的乐趣。

预设的正确周密是课堂实效的基础,实施的灵活自然是课堂高效的关键。正因为课堂上时刻关注儿童,顺应儿童,让自己永葆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玩在一起,所以整堂课上,孩子的童真、童趣、童言、童情,始终处在自然喷发状态,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作品

小蜗牛找妈妈

马旭含/文

小蜗牛每天都会一拱一拱的往前爬,真奇怪。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爬呀!

小蜗牛说,我要去找妈妈。

我说,公园里也有一只和你一样的大蜗牛。小蜗牛说,公园太远啦,我爬不到。

我就把小蜗牛放在我的手上,带到了公园。两只蜗牛一见面,就角对角地碰在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

我猜,她一定就是小蜗牛的妈妈。

小蜗牛拖地

张智博/文

小蜗牛一拱一拱的往前爬,碰到了小鱼。

小蜗牛说,小鱼我们能交朋友吗?小鱼忙着做家务,没理他。小蜗牛一看,帮着小鱼拖地。

小蜗牛拖过的地湿漉漉,小鱼最喜欢。小蜗牛和小鱼就交上了朋友。

小蜗牛交朋友

刘琪/文

小蜗牛一拱一拱地往前爬,就这样一个人走着散步。这时,他碰到了大螳螂。

小蜗牛有点儿害怕,小心地对螳螂说,大哥,我们可以交朋友吗?

螳螂说,我为什么要和你交朋友啊?

蜗牛说,因为我很久没有好朋友啦。

螳螂又说,我也好久没有朋友啦。

说着说着,他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小蜗牛不换壳

周晨希/文

小蜗牛觉得自己的壳很旧很旧了,就想换个壳。她一拱一拱的往前爬,碰到乌龟。小蜗牛说,你的壳,借我用一天好吗?乌龟说,不可以,如果我给你可就没法隐藏,老鹰会抓到我的。

小蜗牛又一拱一拱往前爬。忽然一条蛇咬住了他,蜗牛赶紧把身体、脑袋都缩进壳里。蛇咬不动蜗牛,只好吐出来,走啦。

小蜗牛开心地笑了,说,旧壳也很管用啊!

(0)

相关推荐

  • 大咖丨当代少儿科幻在哪里——科幻作家超侠谈创作

    超 侠 科幻作家.编剧.诗人 近几年来,中国科幻发展迅速,掀起了一股一股的热潮,首先是刘慈欣的<三体>的原著小说盛行,成为当代名著,还获得了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quo ...

  • 专集:孩子的画《群友山丘的宝贝7岁画》

    点击上面的<漫画和童话故事> 并加关注即可看更多内容 漫画和童话故事 2017年第五十九期总第115期 欢迎大家继续投稿也欢迎写童话的朋友来稿! 绘画,对于儿童的智力及培养孩子对世界的综合 ...

  • 廖文娟:“受挫—改变—收获型”微童话课例(78)

    "受挫-改变-收获型"童话 廖文娟 深圳市沙湾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 一.读课文,总结课文规律 1.学习语文书中的童话课文,以课例总结文本规律. 2.发现课文写法,给这种写法命名: ...

  • 慕海笑:微童话课例(77),波折在心里,要有作者思维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证明为骨聪明为丰腴上一期:张青青:微童话课例(76)陆生作:第4期看图写微童话比赛(2018年6月)波折在心里慕海笑/乐清市翁垟第一小学[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重温微童话同学们,还 ...

  • 张青青:微童话课例(76)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上一期:魏露:微童话课例(75) 陆生作:第4期看图写微童话比赛(2018年6月) "努力"缺失的启发:<壁虎下蛋>课堂实录 ...

  • 魏露:微童话课例(75)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上一期:房璇:微童话课例(74) 陆生作:第4期看图写微童话比赛(2018年6月) 赏析微童话<壁虎下蛋>课堂实录 魏露/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 ...

  • 房璇:微童话课例(74)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微童话<壁虎下蛋>教学实录 房璇 合肥市五一小学(五年级) 课堂实录 导入:同学们,大自然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奇妙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

  • 俞赟:微童话课例(73),公式“目标—尝试—失败—成功”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全文7938字,有点长,读了本领长. "目标-尝试-失败-成功型"童话 俞赟 杭州育才教育集团(总校) [教学设计] 一.读课文,发现课文 ...

  • 陆华宇:微童话课例(72)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收获在路上--<礼物>课堂实录 陆华宇 南通八一小学 教学设计 一.师生讲故事,发现故事特点 第一部分 1.猴子收到礼物了吗? 2.收到了什么礼物 ...

  • 周晓君:微童话课例(71)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2018年4月微童话实录 周晓君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重温微童话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次写过的微童话吗?谁来说说微童话有哪 ...

  • 饶静文:微童话课例(70)

    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 证明为骨 聪明为丰腴 借鉴<礼物>来创作 饶静文 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教学设计: 一."借鉴"引入,明确目的 1.出示"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