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高血压“元凶”找到了?这些天天吃的“国民菜”竟然很伤身!

高血脂、高血糖、痛风……
有许多的疾病都因为“吃太好”
因此,清淡饮食
逐渐成了生活的新风尚
但是许多看似健康的菜
其实是“藏油大户”
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这些菜都很会“藏油”
吃着清爽,实则油腻
都说自家做饭,用料安全干净更健康,做的菜也没外面那么油那么咸。
然而,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会吸取添加的油脂,特别是一些食材,吸油率很高,稍不注意就可能吃油过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给出了油炸食物的吸油率,其中:
炸面包片的吸油率高达80%;
炒鸡蛋的吸油率达到43%;
炸茄盒的吸油率17%;
炸土豆片的吸油率15%
……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的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是25~30g。
可以说,吃一盘100g左右的炒鸡蛋,一整天的油摄入量就已经超标了!
特别要注意这些家常菜:
西红柿炒蛋
炒鸡蛋的吸油率已经高达43%,很多人在炒西红柿的时候还会再加油,可以说是油上加油。
油焖茄子
茄子疏松多孔的结构,就像一块大海绵,油脂非常容易渗入进去,一不留神就吃油超标。
地三鲜
其中的土豆和茄子块都要用油炸过,可以说是吸饱了油,后续的炒制还需要再加油。
另外,经常在外面吃的干锅菜、水煮鱼(肉)片、炸茄盒、炸藕盒等,也都是含油量惊人的菜。
这些菜吃多了,可能会让你患上各种慢性疾病。
吃太油,疾病找上门
肥胖、三高一个不少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吃了太多的“隐形油”,可能不知不觉中身体健康就走了下坡路,多种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
肥胖
1g脂肪就含有9大卡的能量,是糖的2倍还多,每天多吃15g的油,一个月就能增重700~800g!
心血管疾病
吃了太多的油,会提升血管中甘油三脂的水平,出现高血脂。血液中脂质过多,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就会导致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胰腺疾病
脂肪需要胰腺的帮助才能消化,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就会导致胰腺负担过重,出现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脂肪肝
肝脏也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如果吃的脂肪太多,它们就会堆积在肝脏里,侵蚀肝脏细胞,形成脂肪肝。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吐槽,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
别慌,给大家支几招,可以少吃好几口油!
少吃油可以这么做
多在烹饪上下功夫
01 控制总用油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的吃油建议(烹调油摄入量25~30g/人),算出一家人一天的总吃油量,然后再用小瓶子装好。每天炒菜固定就用这些量,就不容易超标了。
02 少用煎炸的烹饪方式
煎、炸、爆炒等烹饪,味道虽好,但用油量很难把控好。多用蒸、煮、炖、拌等做法,可能没那么香,但吃得更健康(比如鸡蛋)。
03 食材可以预处理
一些容易吸油的食材,比如土豆、茄子等,可以先把它蒸熟,等炒的时候就能避免吸进太多的油。
哪些家常菜油太多
如何避免日常饮食中的隐形油
你都学会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