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蓑、缞的音义辨析,兼谈《回乡偶书》中“衰”字的读音问题
相关推荐
-
乡音无改鬓毛shuai还是cui?宝妈给孩子纠错,却被老师批评乱辅导|古诗词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平时做作业或者看书时难免会碰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从旁指导,也是最令家长崩溃的阶段. 但由于两代人之间隔了一定的时代,有一部分知识 ...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读音及含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约659-约744)的诗歌<回乡偶书>.诗歌写于天宝三年(744年),这时贺知章年逾八十,已是风烛残年. 回乡偶 ...
-
何海荣丨从《回乡偶书》一诗中略谈“来”字在粤语中的读法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报刊书章. ...
-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今韵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今韵 一君木子 回乡偶书二首 · 其二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这 ...
-
学术 | 孙玉文:解读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
作者简介丨孙玉文老师 孙玉文,男,196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8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教:1986年在湖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唐作藩.郭锡良.祝敏彻.刘宋川等四位 ...
-
大数据颠覆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本文发表于<中国韵文学刊>2020年第4期,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音韵问题一直困扰学界,也备受社会关注.通 ...
-
释“质”字,兼谈“出疆载质”中“质”字的释义问题
'质'字,有学者说最初见于战国文字,其实在西周晚期的金文中就已经出现该字,见于井人钟,该钟有'克质氒德'的铭文.只不过,'质'字是作为'哲'的假借字出现的,因'质''哲'同是照母,而且韵部亦近.'质' ...
-
人们为什么数典忘祖?——兼谈京剧中的余派和杨派
在今天追求唱腔韵味的京剧青年老生中,如果本身又没有很好的嗓音条件的话,那么,他常常就以"杨(宝森)派"自居,很少有以"余(叔岩)派"自我标榜的.众所周知,余是杨 ...
-
绝句法浅说-兼谈律诗中的对仗
转自:石湖春涨 绝句法浅说--兼谈律诗中的对仗 文/熊东遨 绝句虽然只有四句,但在结构形式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我简单列了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这几个式:递进式.并列式.两分式.混合式.回环式.问答式.有些 ...
-
西汉南越王墓银板—兼谈文献中的 “银锡”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银板4 件,之前很少为人关注.原报告称其为银锭,"其中有3 件叠在一起,均为平板,1 件为长方形,底下1 件有柄如铲形,中间一件较小.器表残留细麻绳四五道,可知原是 ...
-
“元祐党籍”碑刻与元祐文人精神 ——兼谈“苏学”“苏字”在南宋的传播
宋代之前,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且具有昭告天下意义的刻碑活动.第一次是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之后,命丞相李斯主持整理篆体文字(即"书同文"),伴随其出巡所立<峄山 ...
-
阿笨论部分ST股的群体性买点兼谈部分中字股
感遇 十二首之一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阿笨按: 最近给大家的股票有点运气好,有些股走 ...
-
刘超:“元祐党籍”碑刻与元祐文人精神——兼谈“苏学”“苏字”在南宋的传播
宋代之前,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且具有昭告天下意义的刻碑活动.第一次是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之后,命丞相李斯主持整理篆体文字(即"书同文"),伴随其出巡所立<峄山 ...
-
刘新阳:再谈《赵氏孤儿》等 戏中“提”字的读音
再谈"提"字的读音(刘新阳) 先后在今年21.34两期的<梨园周刊>上,看到两位先生分别就(左传>中人物提弥明(此人曾出现在京剧<赵氏孤儿>和< ...
-
语言的奥秘: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兼谈英汉中的音义相关性
汉字的形义关联非常紧密,这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为我们理解字义以及掌握其中的造字逻辑提供了理据. 最初源于图画的汉字,发展至今,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见形可知义的文字.最初与汉字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