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厦伤寒论笔记(五八)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伤寒』有表证,但是里虚要怎么办?

    倪海厦&张仲景 修田哥哥资料库 五三: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不出澈,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9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9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 ...

  • 古方温药治失精家的学习

    我经常在坐公车空闲的时候,就会翻开贴吧看看贴子,发现有许多人都在问这个"失精"怎么治.什么叫做失精呢?包括精自出,梦失精等. 那么我观察他们都是拿肾气丸.地黄丸这一类的处方在处理这 ...

  •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今天 中医随笔 第110篇 文章字数:510字 阅读时间:约2分钟 条文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五)

    伤寒论第61条辨: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九)

    伤寒论第50条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原文解释:脉象浮紧的是太阳伤寒症的脉象,照理应当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阳伤寒见症,宜用发汗法来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七)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八)

    北派用人参的时候,专门治心下满,就是胃不好的时候吃人参,所以泻心汤中有人参,就是专治肠胃的,柴胡把黄芩带到半表半里,就是淋巴系统里面,人参.生姜.甘草.大枣,进入体内以后,肠胃一吸收,免疫系统增强.所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七)

    伤寒论第63条辨: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六)

    伤寒论第62条辨: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发了汗,身体还在痛,按道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四)

    伤寒论第58条辨: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若吐,吐法的应用,可以用在病人中风的时候,痰涎塞住,被西医在"天突"的地方开洞抽痰,无法下针,只能用药,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三)

    伤寒论第56条辨: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辨: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二)

    伤寒论第54条辨: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