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六)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伤寒』干姜附子汤&新加汤
今天 六六: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内经』:昼是气.夜是血,昼是阳.夜是阴.如果一个人晚上很好,白天有问题的时候,一定 ...
-
想学中医经方的注意了: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桂枝新加汤62
想学中医经方的注意了: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兼证桂枝新加汤证第62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7.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2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2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
-
中医每日医案(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宋某,女性,35岁. 2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疼.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汁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 处方:桂枝10g,白芍12g,生姜12g,炙甘草6g,大枣4枚,党参10g. ...
-
经方: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身疼痛,脉沉迟)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余依桂枝汤法.本云:桂枝汤,今加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七)
伤寒论第63条辨: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五)
伤寒论第61条辨: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四)
伤寒论第58条辨: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若吐,吐法的应用,可以用在病人中风的时候,痰涎塞住,被西医在"天突"的地方开洞抽痰,无法下针,只能用药,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三)
伤寒论第56条辨: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辨: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二)
伤寒论第54条辨: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一)
脉象浮而数,表示病在表,治疗的时候,可以用汗法,如果有发热畏寒,头身痛,没有汗,那就是用麻黄汤. 太阳中风伤的是卫气,太阳伤寒营气卫气都伤,中医对营和卫的观念就是,营是血,卫是气,当营和而卫不和的时候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零)
伤寒论第53条辨: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经常自汗出的,这是营气和,但营气虽和,而在外的卫气不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九)
伤寒论第50条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原文解释:脉象浮紧的是太阳伤寒症的脉象,照理应当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阳伤寒见症,宜用发汗法来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八)
伤寒论第49条辨: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象浮数的,照理应当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假使误用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