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认知发展
相关推荐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 实质: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 ...
-
如何面对儿童的“残忍”(干货推荐)
我们发现,在儿童中,存在着一种"孩童的残忍".他们或者会打骂同伴.破坏物品.欺负弟弟妹妹等,更常见的,很多小孩会残忍地对待小动物,摔猫.烧蚂蚁.扯断尾巴等.这些行为,在成人看来,是 ...
-
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2)
知人心理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美]泰曼·约翰逊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2) 00:00 05:51 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自我意 ...
-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大纲内容: 1.态度的概念与结构(新增内容) 2.品德的概念与结构 3.品德发展的理论(有缩减) 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5.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改为全国版本) 考情分析: 2014单选 ...
-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高,看这里!
一.什么是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综合系统. 二.自我控制的重 ...
-
《童星德》少儿栏目_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好的教育,不仅来自于老师,更来源于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促使孩子在对待事情时的思维态度与行为想法的不同 ...
-
儿童社会性发展——性别差异 & 性别角色发展
资料来源: 壹 基本术语 儿童性别角色文献中常用的术语及定义 资料来源 Schaffer. Social Development,1996,187 男女团体 男性和女性性质的融合. 性别概念 关于社会 ...
-
儿童社会性发展 - 依恋(恋不恋人,迷不迷物)
依恋本质 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关系系统. 依恋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持久的情感联系. 依恋形成的标志 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 几乎同时出现于7~8个月的婴儿. 也许ASD婴幼儿出现这两种"焦 ...
-
儿童社会性发展 - 同伴关系
依恋 社会性认知发展 同伴关系与友谊 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发展 自我的发展 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 -- 依恋篇 <儿童社会性发展 - 依恋(恋不恋人,迷不迷物)>(点击查看)--新生儿.婴儿 ...
-
儿童社会性发展——自我的发展
参/考/著/作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如引用其它文献,将特别标明. 自我的特征及分类 儿童自我的发生 (0~3岁) 在0~3岁小孩子的"外貌"."外表"上增加某些特 ...
-
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黄金期
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有这样的一个发现: 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对他们所说的话会直接的影响他们大脑的发育,简单的来说:父母的语言,能够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其实在中国也 ...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揭示,儿童智力发展的本质
对于学生.老师和父母来说,教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要接受教育,老师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而父母则要监督孩子的学习,做引领者. 如何教育.怎样更好地接受教育,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急 ...
-
喵医生 | 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儿童早期发展”
今天,长和大蕴在线医疗总监符艳蓉(喵医生)将为大家科普儿童养育问题: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儿童早期发展". 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 ...
-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认识并了解
儿童学习能力的形成,大体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1. 0-1岁 大肌肉活动能力阶段. 婴儿通过爬.翻.滚.抓.旋转.坐等大肌肉的活动,来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开始对外部世界形成稳固的表象.婴儿的心理开始从混 ...
-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