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提出的六条新青年标准,现在的青年能做到几条?
相关推荐
-
琉璃厂故事|陈独秀与崇古斋|陈独秀|琉璃厂|崇古斋|北京|陈衍庶|张鸿瑞
夏和顺 北京琉璃厂,又称厂甸.辽代为海王村旧址,元代曾在此设官窑烧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叶起,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商贾之家亦开铺设摊,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俨然京都文化中 ...
-
文学革命简介 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与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文学革命有其渊源,它继承了前人的成果,清末文学改良运动是文学革命的预演与先声.晚清时期,维新知识分子 ...
-
陈独秀:当代中国新青年应该有的六个标准
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六个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科学 ...
-
陈独秀在办《新青年》时,没有名望,也没有过硬的学资历,为何能被蔡元培三顾茅庐
名下多篇文章"清朝奠定中国版图是谬论"质问清学家3小时前 [本文由"月弯弯吧"推荐,来自<傅正:<觉醒年代>如果多拍北大之外的故事,会更好&g ...
-
当前围攻作家的风潮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文学”的否定
最近掀起一股批判作家的风潮,先是方方,接着是阎连科和莫言,之后还不知有谁被揪出来.这场风潮的本质是对100年前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人的文学"的否定. 胡适 胡适在他的回忆录< ...
-
易 舜 | 一百年前他们的身影
1921年元月16日腊八节,新民学会在长沙的会友,再次相聚在文化书社.大家畅谈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大家畅谈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毛泽东说自己"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 ...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题、基本情节与观后感
<觉醒年代>所写故事的时间起止: 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 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止.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 ...
-
《觉醒年代》:看林纾小说《荆生》与《妖梦》的写作对象
电视机<觉醒年代>最近大热,我也一直在追更.在这部剧里,我喜欢蔡元培的雍容大度,也欣赏陈独秀的聪颖和他看事的通透.他写了一封叫<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里说,他是赞同蔡元培的&q ...
-
为什么看《觉醒年代》的人这么少啊
春节期间我在追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是<觉醒年代>. 刚开始看<觉醒年代>的时候,豆瓣上评价人数是2365个,截止2月22日,评价人数如下: 比它上线晚的<赘婿>,评价人 ...
-
《觉醒年代》中,那本让年轻人痴迷的《新青年》,后来怎样了?
一.<新青年>:各自为战,三头马车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新青年>的编辑群虽然战胜了林纾与保守派,他们自己的阵营却因为主张不一,而无法巩固并拓展其文化霸权.胡适梦想 ...
-
陈独秀:鲁迅小说的引路人
1917年初陈独秀来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后<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移到了北京.4月,鲁迅之弟周作人进入北大,担任文科教授.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成为陈独秀与鲁迅之间的牵线人.当时的鲁 ...
-
《觉醒年代》口碑炸了,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拍得立体、鲜活
2021-03-22 02:53:46 来源: 世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师文静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已是令无数观众赞叹的大题材好剧,让人更高兴的是,接棒播出的革命历 ...
-
《觉醒年代》经典台词整理
第一集 李大钊:海上风大,保重身体. 陈独秀:船过山东喽 陈独秀:我叫他们礼义廉.礼义廉,无耻啊. 陈独秀:惭愧啊.十多年了,我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致力政治革命.东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 ...
-
“觉醒年代”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李星文,原文标题:<终评|<觉醒年代>里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头图来自:<觉醒年代>截 ...
-
这可能是今年最“红”的打卡路线!
说来惭愧,我从小就不爱学历史,本身就是金鱼一样的记性,人又懒,还不肯下功夫背,自然学得就差.高中选择理科后,更和历史无缘了. 谁能想到,毕业多年的我竟然因为一部剧--<觉醒年代>,重新捡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