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竟是这样解说的!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里肘关节的"藏"与"用"

    肘.膝为四肢的中关节,从全身来讲,盆骨胯关节也是中关节.中关节在太极拳练习中有其独特的功能.练法和用法.我们来进行一些细微探讨.今天先从肘关节谈起. 肘是手臂的中关节,肘的运动方式应是纯正的"开与合" ...

  • 太极拳的"外形运动"与"内气运动"是否需要一致?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自体试验: 请你站定身体伸出一只手臂,尝试前推一人或重物.你可以让劲力起于肩,达于手,为第一层功力:或起于丹田达于手,为第二层功力:或起于脚底达于手,为第三层功力.暂不必加意念之假借. ...

  • 太极拳~挤劲的练与用

    何谓挤劲?  凡以手或肩.背挤往敌身使不得劲,从而推仍之皆挤劲也.按现代说法即合力,就是以两种不同方向的劲,交叉于一点,以放出之劲. 挤劲是进攻性劲力,也就是我用力尽量挤去之意,在技击实战中,有时会感 ...

  • 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竟是这样解说的

    沉肩坠肘,是太极拳对上肢运动状态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其本质在于肩胛骨的松沉与外展,也就是说只要肩胛骨沉降外展,自然就一定是"沉肩坠肘". 一.沉肩 单手向上举起,与耳朵平齐. ...

  • 杨澄甫: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则可得真正内劲

    放松在健身和技击方面的作用      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练拳应在周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放松在养生练法和技击练法上都很重要.     身心放松利于心静.体松.心静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身心状态,只有在这 ...

  • 杨澄甫高徒阎月川唯一内功留存《六合歌诀》

    仅以此篇纪念杨澄甫北京高徒阎月川和唯一亲传弟子高占魁,感谢高占魁弟子于鉴容老师公开这宝贵太极文化遗产. <庄子·在宥篇>说: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 独往独来,是为独有. 独有之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推荐阅读 :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 ...

  •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杨澄甫公所传太极拳十要,看似简单,但若澄甫公未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能体悟而得呢? 我们现在学拳很幸运,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先辈们已留下丰厚的武学理论和实战经 ...

  •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当下时节,正是春意盎然的光景.陆陆续续,和拳友们分享了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探讨颇为愉悦. 之于杨氏太极拳的传承,颇为见地的说法,即:杨露禅闯 ...

  • 第三部 (续篇)《国术太极门•杨澄甫宗师拳要》后记

    这是<群星璀璨>的第三部,题为"国术太极门",主旨冲着杨澄甫宗师1928年在南京中央国术馆那个没有到任的"太极门门长"一职.这个职位具有标志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