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道德真源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中庸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庸之道,和老子的天道不谋而合,看看老子的解释,天道,不是像张弓射箭一样吗?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 ...

  • 勇于不敢,天理难容!《道德经•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招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

  • 徐慎檀:《道德经》第八章释义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让我们的心灵休息一下,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八章,这个原文里头有一点点地方和通用版本不一样,我们按这个版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古人用兵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九章 圣人之心-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九章 圣人之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惵惵,诚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 ...

  • 道德经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这一章,老子以"啬"开头,不断地延伸,最后得出长生之道. 先贴下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 ...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尚啬》悟读述杂【59】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尚啬》悟读述杂【59】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呴音虚,隳音恢.缓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生活中的减法,往往是生命中的加法

    主播 | 笑非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道德经>是我们生命的书,读<道德经>就是读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事有所成,关键靠勤奋努力.提高效率,这是有为:而读懂<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