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美学探索(八)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艺术家。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和诗人。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陆机)靠的是想象。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靠的是想象。
“给一切以性格,给一切以生命”(艾青)靠的也是想象。
乔治·桑说:“在艺术的虚构里,即使是最简单的虚构,也是凭借了想象,来把孤立的事实加以联系,加以补充,加以美化。”
莎士比亚说:“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象为从来没人知道的东西构成形体,他笔下又描出它们的状貌,使虚无杳渺的东西有了确切的寄寓和名目。”
别林斯基说:“诗歌的本质正就在这一点上: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观念不过是海水的浪花,而诗意形象则是从海水的浪花中产生出来的爱与恨的女神。一个人如果不赋有吧观念变为形象,用形象进行思考、议论和感觉的创造性的想象,那么,无论智慧、感情、信念和俯仰的力量,合乎情理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及现代内容,都不能够有助于使他变为诗人。”“必须天生赋有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它才构成诗人之所以有别于非诗人的特长。”
想象能使诗人展开永不疲倦的翅膀,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想象若风,似电,如光,甚至比风、电、光更迅速地从地下飞到天上,从海底飞到高空,从过去飞到现在,把相距几万里,相隔数千年的东西联结在一起。
想象能帮助诗人,“瞻视往古,远看未来”(莎士比亚),奇迹般地把历史、现实和理想融为一体,组合成诗意的画面,开拓出深邃的意境。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4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
诗人缅怀亲人,缅怀先烈,思绪随“杨柳轻扬”而直上九霄,仿佛月宫里的吴刚也捧出桂花酒来欢迎,仿佛美丽的嫦娥也抒展长袖,在万里长空中为忠f魂翩翩起舞……
神话,现实,天上,人间,就这样被想象联系起来,创造了不朽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不是固体、不是液体、不是气体
来无踪、去无影、浩渺无边”
“漫游世界而无体形
具有睿智而谦卑
它与美相依为命”
“来源于火、来源于电
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
“光从不可估量的高空
俯视着人类历史的长河”
艾青描绘光的这些诗句,似乎也可以借来形容神奇的想象。
想象是诗人思想的奔驰、心灵的飞翔。它当然也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来自生活的火与电,来自人生的光与热,来自现实的山与海,来自永远燃烧的理想的太阳。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之所以如此广阔,就因为有想象。想象可以使天空、海洋、历史、现实、天上、人间、世界,宇宙都整个包容在诗人的心灵之中。
想象从人间起飞,可以邀游天宫。
想象从大地出发,可以飞遍宇宙。
想象可以帮助李白“梦游天姥”,听“海客谈瀛州”,
听“越人语天姥”,“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苍穹。”……
饮生活之蜜酒,采百花之香液,聚天地之精英,溶万籁予一心……诗人的想象无比神奇、无限丰富、五彩缤纷。
“诗人是哲学家,因为他想象。这便是为什么莎士比亚能如此随心所欲也操纵现实并使他自己主观的偏好可以和现实并行不悖的原因。”“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一切诗的主要基础,自始至终,都是想象。” (威克纳格)
想象有多丰富,诗有多丰富。
想象有多深,诗有多深。
想象有多美,诗有多美。
想象就是艺术。想象就是诗。想象就是美。
诗凭着想象的美丽的翅膀,飞向人们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