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66【知识青年在农村】纪念邮票
相关推荐
-
知青馆,上海知青之家 ——上海3日(11)
★旅游地点: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之知青馆 参观完志愿军文献馆出来,外面的雨下得越发大了,用倾盆大雨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要我们呆在原地不动,又实在不是我们的性格.一眼看到旁边的知青馆,虽然看起来规模并不大 ...
-
老知青还记得这些历史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数据吗?
原创2021-05-10 21:46·臧翁说史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河南省郏县的大李庄.邱庄.吴堂庄.杨庄有32名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合作社,担任会计和记工员,开创了"文化人" ...
-
陈晓春丨大丰知青农场,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在古老的黄海之滨,大丰境内,有一块神奇的土地,被称为"上海飞地". 1950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从南黄海边大丰境内划出20万亩滩涂给上海市,用于安置战后上海大量的国民党家属.战 ...
-
缑乡记忆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始
编者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历史不能只记载一个行动, 而必须记载一个时期和与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涉及一个人或更多人的一切事件--不论有些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多不连贯." 一.50 ...
-
一代知青的楷模侯隽
扎根农村甘愿吃苦受累 被称赞为"自动下乡的好典型" "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 "特别的姑娘" 1962年,侯隽响应党"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四季散语】任中恒︱龙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伊始及代表人物
龙江县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伊始及代表人物 文/任中恒 一.龙江县知青上山下乡历史时况 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掀起的那股知青上山下乡的潮流,一直持续了十七年,大体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及命运. 三年自然灾 ...
-
特66 知识青年在农村
(380)收割,8分. (381)种树,8分. (382)学习,8分. (383)科学实验,8分. 1964.9.26.影写版.P11.5*11.30mm×40mm.50(10×5).发行600万套. ...
-
【1964】知识青年在农村(特66 4-4)
【1964】知识青年在农村(特66 4-4)
-
特66《知识青年在农村》首日封
发行日期:1964年9月26日 全套枚数:1枚 贴票内容:特66全套4枚邮票 规 格:188×118mm 封.戳设计者:邵柏林 发行量: 售 价:0.38元
-
12年前,66岁的农村老中医说:带状疱疹...
12年前,66岁的农村老中医说:带状疱疹,是湿热内蕴发于皮肤导致的.多年来,这8味药,我屡试不爽. 四个月前,门诊来了位带状疱疹患者,男,54岁.他说自己刚开始左胁肋部长了带状疱疹,接受完西医常规治疗 ...
-
《中国知识青年在农村》
1973年美国彩色纪录片 红歌军歌 今天
-
1961年新的时代新的人,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根成长
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根.成长,在农村作出了许多出色成就,为人们所瞩目关心.为青年一代引为光荣和榜样的青年愈来愈多,认为知识青年在农村没有前途的人愈来愈少了.作为一个例子,韩志刚所走过的道路,真正 ...
-
1970年工农兵画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坚持劳动,朝气蓬勃等
工农兵画报70.11(总99期) 工农兵画报70.11(总99期) 工农兵画报70.11(总99期) 坚持劳动,朝气蓬勃 工农兵画报70.11(总99期) 工农兵画报70.11(总99期) 革命不怕死 ...
-
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文”字邮票
文17 知识青年在农村 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8分.向生产进军,4分.向老农学习搞科学实验,8分.赤脚医生,10分.1969.10.1.影写版.P11×11.5.40mm×30mm.50(5 ...
-
文17 知识青年在农村
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8分. 向生产进军,4分. 向老农学习搞科学实验,8分. 赤脚医生,10分. 1969.10.1.影写版.P11×11.5.40mm×30mm.50(5×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