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注释(五)
相关推荐
-
试论中国哲学中慎独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林国胜,儒学学者,在广泛阅读儒释道等经典的基础上,侧重于宋明理学的学研.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极为推崇的四书<大学>篇中对君子欲诚其意提出了慎独的要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 ...
-
【林志鹏】《大学》著作时代及学派归属再探——“格物”本义钩沈之二
<大学>著作时代及学派归属再探 --"格物"本义钩沈之二 作者:林志鹏 来源:<现代儒学>第一辑,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三联书店2016年版 时间:孔子 ...
-
中庸注释(一)
题解 ① 郑玄<注>:"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② 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
-
《中庸》注释(五)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执中通变,小人反之.君子之执中而通变,有君子之之 ...
-
《中庸》注释(十五)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
-
《中庸》注释(二十五)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
-
《中庸》注释(三十五)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 ...
-
《史记·秦本纪第五》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秦本是僻处西陲.被当做夷狄看待的一个小国,却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本篇系统而周悉地记述了这个发展过程.故吴汝纶说:"此篇为秦有天下作势,通篇趋重末段." ...
-
五蠹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是韩非的代表性作品,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非的社会历史观和法治主张.指出了清除儒侠等五蠹之民的必要性,结构宏伟,气派宏大,是历来公认的代表作.蠹(dù),即蛀虫,这是比喻危害国 ...
-
孙玉文:古文训诂掇遗五则 ——兼谈古文注释者的修养
古文训诂掇遗五则 --兼谈古文注释者的修养 孙玉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历史的连续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古文的阅读理解永远是中华民族创新文化的活水源头.读古文,一方面要沟通其中的字.词. ...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 ...
-
性 命 法 诀 明 指 第 八 十 五 页(千峰老人丹功法诀注释)
道家龙门派内丹功法真传 访求教[注]真道口诀与道书一样,得诀后好看书.师爷.师祖所留何书,访真了,再叩头求教. 戊己门[注]戊己者,二土也.戊土属阳,已土属明.阴阳合一,刀圭成就.成字丿,已字乙,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