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时,赵国为什么不派乐毅、田单、蔺相如、李牧出战?
相关推荐
-
战国名将排行榜,前20位
战国名将有:吴起.白起.孙膑.司马错.乐毅1.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的主要事迹是在魏国和楚国任职期间.在魏国时,率领强大的魏武卒与诸侯国大战七十 ...
-
战国四大名将怎么选的,为何被秦赵瓜分,原来出自一本儿童启蒙书
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而且是秦国两个,赵国两个,秦.赵两国瓜分了战国四大名将,其他诸侯国是一个也没有,这四将都是战国中后期的将领,那么你是否知道战国四大名将是怎么来的呢?排名的 ...
-
燕赵大地 感慨悲歌 1. 赵氏孤儿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序> 两千年以后,回想起清明和五一周游定州.正定和邯郸,我在博物馆和古迹里穿越回战国时期,串联起中山国和赵国的国别体断代史.赵王城遗址公园铺展开简 ...
-
战国四大离间计,其中三计与秦国和赵国有关
离间计是三十六计之一,原指使对方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对方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对方引起对方内讧.离间计在我国很早就应用于战争,在战国时代就有四大离间计. 一.田单间乐毅 公元前28 ...
-
读通鉴(25)赵国的崛起
读通鉴(25)赵国成为人才汇集地 注:这个阶段,秦国最大的对手,齐国被燕国给破灭,秦国可以安心对付周边的几个国,经过试探,赵国是硬骨头.赵惠王胸怀宽广,所以人才流入较多,乐毅在赵国靠威名就能震住齐燕.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 ...
-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用赵括代替廉颇,赵国就没想到秦国让白起出战吗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其实是一个韩国人引发的,这个人就是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起初,秦国攻打韩国拿下了野王(河南沁阳),导致了韩国的上党郡十七城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被秦国切断,上党郡 ...
-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白起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兵临邯郸灭了赵国?
引言 一场长平之战,让赵括背上了"纸上谈兵"的骂名.同时,白起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万人屠". 赵括是否是"纸上谈兵",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长平之战后赵国奄奄一息,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长平之战,邯郸保 ...
-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生存40年,为何能歼灭20万秦军10万匈奴兵
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赵国是最难打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队战斗力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强的,而且赵军中有为数不少的林胡.楼烦等胡人骑士,这些胡人骑士后来还加入了秦朝,在楚汉战争中都有出现,这也成为 ...
-
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不能全怪赵括,根本原因在这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方兵力加起来将近百万的战役,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三年,最终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由于中途换将,所以后世人大多都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结于赵括.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场战争从进入僵持 ...
-
《大秦赋》中赵国丞相郭开,废廉颇、毁李牧,他的真实结局怎样?
郭开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毁灭赵国而生的.<大秦赋>中的他的,个性谄媚而不失诙谐,演员也将这个人物演绎的有血有肉. 为了增添故事的逻辑性,编剧还增加了一段情节: 赵国试图挟持秦国王后赵姬,赵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30万秦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 ...
-
长平和邯郸两战之后,赵国为何还能再次崛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国大将赵括和秦国大将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