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期 || 刘泽:闲话风马牛/轩诚清读

(0)

相关推荐

  • 白玉:名医朱娃(小说连载一)

    名医朱娃(连载一) 白玉 刘寨是山旮旯里的一个穷乡僻壤,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且交通闭塞,闭塞到现在还没有放班车的地步.人也寡陋,标准的闭关锁国,没有大不了的事轻易不出山去.出山,便是像鹰俯冲一般从 ...

  • 白玉:名医朱娃(小说连载二)

    名医朱娃(连载二) 白玉 姓魏的偷了半年医,一直未被朱娃察觉,这姓魏的极谨慎,做事点水不漏,手脚干净.但事合该败露,有一日,姓魏的患痢疾,正伏在案上翻开偷医本体会药方,猛然内急,急忙之中未及锁门,便奔 ...

  • 陈春生||南桂馨研究中的点滴浅见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老板过年工资发错人!员工拒还:就当是年终奖了

    春节越来越近了,很多打工人都希望早点拿到工资回家过年.山东的赵先生最近给自己工厂的工人结算工资,一不小心竟然把一笔工资转错了. 赵先生介绍,他在重庆南岸区有一个小型不锈钢加工厂,手下十来个员工,今年提 ...

  • 【和志刚讲述 木祥整理】昆明“下海”

    1992年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步升温. "济世之家"虽然是残疾人事业单位,但这里也不是游离大社会之外的独立王国,我在这里同样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走在昆明的街头,一派 ...

  • 第1276期 || 刘泽:尴尬的邂逅/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张妥赏析: 新中国有两次全国性的运动被很多人铭记,这就是1963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 351期C/孙伟江诗一组/轩诚清读

    文/孙伟江 诵读/梁轩诚 游汉中褒河故地有感 芳树碧流有时忆, 二十年后古汉地. 好山云影格外亲, 秦风蜀韵亦迷离. 望北亭上少长集, 追鹰亭边恨凄凄. 长空栈道或可移, 不阻拳拳赤子心. 相逢何以频 ...

  • 691期B || 李格珂:西瓜记/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作品朴实生动,感情真挚,作者用流畅的语言,生动详细地描述了关于父亲种瓜的过程与父亲的善良质朴,读起来亲切自然.好不容易卖掉 ...

  • 698期A || 李木子:我们的二十年/轩诚清读

    小菲浅语: 二十年,没有拥有令人骄傲的物质生活,但却拥有令人羡慕的精神生活.二十年,从年轻的少女.帅气的小伙步入中年.在这尴尬的年龄,担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培养子女, ...

  • 709期A || 一味:盼子归/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小菲浅语: 翅首瞭盼,父母亲的那份对儿女的情感,永远是那样的执著,那样的痴情,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老人不求儿女为家做什么, ...

  • 751期 || 梁剑:童年印象*宜川/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文/诵:梁剑 我籍贯陕西三原县,由于家里成份不好,60年父亲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黄土高原上延安地区的宜川县做了一名中学老师.1970年 ...

  • 849期||张妥:每天早去一会儿/轩诚清读

    栏目介绍: <妥说>,顾名思义,妥妥的学说,妥妥者,广大文友对张妥之爱称也.张妥祖籍山西,祖辈起即迁居至西安北城尤家庄(今未央路以西.凤城四路地区).张妥生于斯.长于斯,初中毕业求学于西安 ...

  • 884期|| 张妥:我家的车子/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国家工作重点放到了经济建设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

  • 969期 || 梁剑:打油诗两首/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有话: 我本不会作文,更勿论写诗,但在与友文字往来中,往往喜欢学着妥妥兄.丽梅姐等,顺口溜上几句,俗称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