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2.3)——从聲人到圣人
相关推荐
-
5.18实战记忆特训---终极实战
学习方法--训练技能---触类旁通 技能不是学来的,而是练来的,对于知识来说,输出亦是输入,输出的过程就是输入的过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 ...
-
经典观相二十五则之听声察人,可辨人之聪慧愚笨及贤能奸邪
原文:"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音 ...
-
《道德经》再释义: 第三章“不见可欲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能,使民众没有抢于得 ...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悟读述杂【64】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悟读述杂【64】
-
【甲骨文和中国文化】甲骨文与圣贤
十六 甲骨文与圣贤 上节课我们学了天地之性人为贵,后面说到立,圣人与三不朽,圣人可以立德立功立言,然后说到普通人如何去立.那这课说到了圣贤,人分哪几类呢?我们普通人又属于哪一类呢?人分为小人.大人.君 ...
-
《道德经》: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到底是什么意思
-
我读《道德经》:有道的人善于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我读<道德经> 1 3 天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01 "五色令人目盲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2.1|炊者不立的解释难倒了无数人!
0. 帛甲老子和通行本比较 --<帛甲老子>第六十六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l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6--一个成功的人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黄帝问了一个问题: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前面讲了男子和女子的规律,从这里开始又给我们介绍了更高的人生追求,一个真正成 ...
-
简放|读书笔记:股价是由人来推动的,而人类的天性从未改变
简放|读书笔记:股价是由人来推动的,而人类的天性从未改变
-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读书笔记12——@Andrew
以下为原文: 获得大神的亲笔签名,感觉离他很近,突然明白了那些守候明星索要签名的粉丝心情.不能辜负日拱一卒,藉此笔记整理自己的投资理念. 对于<手册>第一.第二部分的整理并非按照成书的顺序 ...
-
庄子读书笔记12:大鹏的自由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北冥,在北方遥远的地方,冥是幽深玄远的地方,也可以是海,有一条鱼,这条鱼叫鲲,极其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庄子开篇描绘了一幅极其壮阔的画面,一条巨大的鱼自由地畅游于北方无边无际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