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海涅的诗《变质》

喜欢海涅的诗《变质》

1975年,当我即将离开内蒙古,调往内蒙古测绘局工作的时候,一位和我一样喜爱文学的兵团战友王海云将海涅的诗歌《变质》抄给了我--那个年代里,能够拿到任何一本外国文学名著都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为此,我们那个酷爱文学、特别是外国文学的小圈子,不论谁拿到一本文学名著,都会相互通报,交换阅读,读后还要交流感受。遇到好的警句、格言或诗歌,大家都会抄写多份,当做“礼物”送给同样喜爱文学的战友们。

可以说,在建设兵团的6年时间,是我阅读外国文学最多的一段美好时光--那些文学名著都来源于一位战友的父亲--他曾经是大学图书馆的馆长,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再次受到迫害,但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知道我们爱读书,老馆长便斗胆分期分批将大量文学名著借给我们。

朋友送我这首诗后,我将海涅的《变质》反复读了几遍,尽管当时建设兵团里的人际关系还是比较单纯,人与人之间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和有着那么多的计较与算计,但我还是从海涅的诗歌中感受到海涅对现实世界里那些油滑浮躁和阴险虚伪的面孔的深刻揭示;感受到海涅对人类内在品质深刻的认识、比喻和揭露、批判。所以,往后多年的日子里,我一直记着这首内涵丰富,比喻形象,将人类社会中的丑恶鞭挞得淋漓尽致的杰作。

光阴似箭,世事变迁,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随着时光穿梭往复,也在潜移默化中嬗变--我们从豆蔻年华走进了夕阳残红。许多人变了,许多事变了,可是对于我们许多兵团战士来说,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份热爱文学的情怀和对逝去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纯净的关系和简单纯洁的思想的深深怀念。

在一个不经意的下午,我又想起了这首海涅经典昭示现实世界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好诗--《变质》--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才从家中数个藏书柜“浩瀚的”藏书中找到了战友送我的、纸质已经泛黄了的诗抄原件。

再次细读海涅的《变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海涅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他通过诗歌的文学形式,对这个世界里人类的品质无可奈何地日趋沦落的前景做出了准确的预言--诗中拟人化的描述是如此的透彻和精准!

难道不是吗?看看眼下的世界吧,难道不是海涅的诗歌中说的“真理已从地球上消逝,忠诚也已经荡然无存。”吗?!

其实,现实世界和眼下的人类变得远比海涅的诗中所形容的要恶劣和无耻得多,特别是眼下金钱至上、道德败坏的国内社会风气和没有信仰、毫无诚信的种种卑劣行为,都远远超过了海涅《变质》中所暗喻的程度和范围。

不论怎样,伟大的诗人海涅能够在200多年前就看到人类虚伪的本质和丑恶的嘴脸,并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拟人化质疑与阐释来暗示和预言人类无可救药的品质沦落--充分体现出诗人特别敏锐与前瞻的目光和对这个世界深刻的思考。

(下面的诗是一个早期的翻译版本,比现今的翻译版本更贴近原作。根据英文版,我对一些句子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

1975年兵团战友王海云抄送我的海涅诗歌《变质》

《变质》--海涅

大自然也变坏了吗,

它接受了人类的缺陷?

我觉得,植物和动物,

如今都像人那样欺骗。

我不相信百合花的纯洁。

蝴蝶儿在和她调戏,

着绿衣的浪子吻她,

最后带着她的天真飞去。

我也不认为紫罗兰,

这朵小花有多少谦虚,

她用妩媚的香气诱人,

暗地里却渴望着荣誉。

我也怀疑那只夜莺,

她唱的是不是她的真意,

她夸张、啼泣、发出颤声,

我觉得,不过是她的故意。

真理已从地球上消逝,

忠诚也已经荡然无存。

狗还是和往日一样摇尾放出臭味,

可是它们再也没有了忠诚。

老郑 2013.05.04.

海涅简历(摘自百科全书)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又译亨利希·海涅,1797年12月13-1856年2月17日)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德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歌《西西里亚织工》,论文《论浪漫派》。

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海涅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在德语近代文学史上,海涅堪称继莱辛、歌德、席勒之后最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诗歌、游记和散文的创作,还撰写了不少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并富含文学美质的文艺评论和其它论著,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巨大、光辉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涅兼擅诗歌、散文和游记的创作,无论是个人的性情和气质,还是创作的成就和影响,都能让我们首先尊他为一位出色的抒情诗人和伟大的时代歌手。

海涅在与“床褥墓穴”斗争了八年后逝世,享年五十八岁,比起那些与他差不多同时代而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作家如棱茨、荷尔德林、比希纳以及拜伦和裴多菲来,可谓长寿,但是他并不幸福,因为他不只出身微贱,而且一生颠沛流离,最后竟至客死他乡,虽然他爱法国和巴黎甚于自己的德意志祖国。

根据诗人的遗愿,他死后安葬在了巴黎著名的蒙马特公墓。不过,诗人又可以说非常幸福,因为在后世德国乃至全世界读者的心中,他无疑已用既丰富多彩又才华横溢的作品,为自己竖立起了一座高大、宏伟和不朽的纪念碑。

海涅曾经就读的波恩大学

以海涅的名字命名的他故乡的大学

海涅的墓地

海涅诗集精装本-老郑藏书

(0)

相关推荐

  • 《海涅:赞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赞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海涅 我是剑,我是火焰. 我曾在黑暗中照耀着你们,当战斗开始时,我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列. 我的四周躺着战友们的尸体,可是我们已经获胜.我们已经获胜,可是我的四周躺 ...

  • 《海涅诗选》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海涅诗选>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德]海涅 类型:诗歌 背景搜索 海涅 本书作品创作于1816年-1855年间.作者亨利希·海涅(1797-1856)出身于杜赛尔多夫一犹太家庭,父亲破 ...

  • 星星们高挂空中[德国]海涅

    星星们高挂空中, 千万年一动不动, 彼此在遥遥相望, 满怀着爱的伤痛. 它们说着一种语言, 美丽悦耳,含义无穷, 世界上的语言学家 谁也没法将它听懂. 可我学过这种语言, 并且牢记在了心中, 供我学习 ...

  • 冯至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也作均培),笔名有琲琲.CP.鸟影.鼎室.F等.直隶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现代著名诗人.教育家.德语文学专家.翻译家.192 ...

  • 海涅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文及赏析

    [德国] 海涅 乘着歌声的翅膀, 心爱的人,我带你飞翔, 向着恒河的原野, 那里有最美的地方. 一座红花盛开的花园, 笼罩着寂静的月光; 莲花在那儿等待 它们亲密的姑娘. 紫萝兰轻笑调情, 抬头向星星 ...

  • 海涅诗歌《一株孤松》原文及赏析

    北国有一株孤松          独立于不毛高原;         他悠悠沉睡,冰雪          披他一身白漫漫.                  他梦怀一株棕榈          伫立迢遥的 ...

  • 〔德国〕海涅《“一阵可爱的钟声”》诗词原文及赏析

    "一阵可爱的钟声" [德国]海涅 一阵可爱的钟声, 轻轻掠过我的心房. 响吧,春天的小唱, 一直响到远方. 响出去,响到那 百花盛开的园邸. 如果看见一枝蔷薇, 说我请你代为致意. ...

  • 钱锺书:诗可以怨丨“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章之二

    本文为钱锺书先生1980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恳谈会上的讲稿 ,最早收录于<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后收入<七缀集>.钱先生妙笔纵论中国古典诗文评中的 ...

  • 海涅诗歌《北国有一棵苍松》原文及赏析

    [德国] 海涅 北国有一棵苍松 独立在光秃秃的山顶, 他在一片白色中沉睡, 全身覆盖着雪和冰. 他梦见一棵棕榈 独立在遥远的日出之乡 在燃烧的峭壁之巅 她在默默地哀伤. (飞白 译) 亨利希·海涅(1 ...

  • 海涅诗歌精选|这儿是我过去的放荡的诗篇,它像埃特纳火山熔岩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男,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 ...

  • 歌德的狂粉,马克思的忘年交,流亡巴黎却受文化名流欢迎的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的家乡是拿破仑军队的占领地.拿破仑使当地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和社会权利方面都得到保护,犹太人也获得平等地位.因此,当地的犹太人便成为拿破仑的追随者.这在少年海涅的心灵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他 ...

  • 外国爱情诗赏析《基蒂》IX》德国〕 海涅

    [德国] 海涅 我反对轻佻,浮华, 你沉默地爱我在心内; 聪明的了解还耳语, 你只用高尚行为. 别人评价低的人, 你认为他价值更高, 因为别人损害我, 你对我加倍厚道. 你这样可爱.美丽, 你的抚爱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