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燥症门(十五则)
相关推荐
-
汗症门(五则)
人有大病之后,无过而遍身出汗,日以为常,人以为内热发汗也,谁知是阳气之虚,外泄而腠理不能自闭乎--大病之后,必先损其肺,肺先无自主之权,安能禁其气之不固哉.气不固,而汗乃气之所化,汗随气泄,遍体出汗淋 ...
-
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 --- 石室秘录
31.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 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不可不辨.其症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饭,亦骨无力不能起立.人以为此痿症也.而不知非痿症也. 此肾寒极而火沸腾,似痿而非痿也.初起之时,未尝不是阳明火炽而来 ...
-
【《大小诸证方论》秘传杂症方论】
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怔忡不寐方心惊不安夜卧不睡方心痛方治胁痛方治水臌症治呃逆方治水结膀胱治黄胆病治痿症瘅症厥症倒饱中满症治疝气肾子大痛方开郁方反胃大吐方大吐寒邪犯肾方呕吐补肾方火吐方寒吐方肾寒吐泻辨 ...
-
《辨证录》清代 陈士铎撰。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 ...
-
《辨证录》胁痛门(五则)
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经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因一时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种不平之气,未得畅泄 ...
-
《辨证录》不寐门(五则)
不寐门(五则) 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 ...
-
《辨证录》关格门(五则)
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夫关格之症,宜分上下,一上格而不得下,一下关而不得出也.今 ...
-
《辨证录》消渴门(五则)
消渴之病,有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人以为上消之病也,谁知是肺消之症乎.夫肺属金,金宜清肃,何火炽如此?盖心火刑之也,肺为心火所刑,则肺金干燥,又因肾水之虚 ...
-
《辨证录》带门(五则)
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所谓白带也.夫带是湿病,以带名者,因妇人有带脉不能约束,故以带名之.带脉通于任.督之脉,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束带胎之系也.妇人无此,则 ...
-
《辨证录》阴痿门(五则)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随之,君火旺而相 ...
-
《辨证录》汗症门(五则)
汗症门(五则) 人有大病之后,无过而遍身出汗,日以为常,人以为内热发汗也,谁知是阳气之虚,外泄而腠理不能自闭乎.大病之后,气血大亏,气不能入于血之中,血必至逼其气于肤之外,使肺金清肃之令行,则气虽欲越 ...
-
《辨证录》痘疮门(十五则)
小儿将出痘,身必发热,口必发渴,眼必如醉,此时当以表药散之,则火毒大解.无如世人未敢信为出痘,因循数日,见点而始用表散.有形之解与无形之解大有不同,所以轻变重,而重变死也.虽然,见点不用表药则火毒又将 ...
-
《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