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生殖健康微生物组研究获进展
相关推荐
-
淋漓不断——恼人的阴道流血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858 篇文章 月缺月圆,月月来潮的月经是每位女性的好朋友,也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健康的表现.大家亲切地称其为"大姨妈".然而有一种现象却令人十分烦恼,那便 ...
-
医学微生物专栏 | 重要期刊最新研究进展(20201127)
今天微生态汇总了重大期刊最新的医学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Cell&Host Microbes.Gut Microbes.Microbiome.ISME Journal.mSphe ...
-
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如发生在青少年时期(10~19岁)则称为青少年内异症.相比成人,青少年内异症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起病更隐蔽:青少年内异症起病初期与原发性痛经之间 ...
-
女性生殖道的微生物菌群
解剖学上将女性生殖道(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FRT)分为下生殖道(阴道.宫颈)和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在健康育龄妇女的生殖道中,大多数细菌存在于下生殖道(阴道 ...
-
王若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生殖问题及不良妊娠
2021年7月22日~7月25日(周日).刘湘源工作室在北京组织了"第二期复发性不良妊娠培训班",王若光教授应刘湘源主任邀请,主讲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生殖问题及不良妊娠,下面我们 ...
-
(第1期)会元遗传&若光云全国生育健康MDT会诊
2021年8月1日 (第一期) 正值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遗传咨询从业人员第十七届培训班举办之际(2021-7-30-2021-8-1),由会元遗传咨询黄尚志教授及若光医学研究中 ...
-
肖冰冰:21分钟一览阴道微生态研究前沿
各位专家同道,以及关注微生态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受到热心肠研究院的邀请,来到<肠·道>这个平台.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阴道微生态 ...
-
生来有菌还是无菌?新生儿需要哪些微生物?
编者按 子宫环境真的是无菌的吗?微生物的定植究竟始于何时呢?婴儿的菌群与婴儿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会是腹绞痛和鹅口疮的原因吗? 今天,我们共同关注新生儿与菌群,特别编译全科医生 Berenice Lan ...
-
科普 | PNAS:抗生素可能增加对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
共生菌群,居住在大有机体组织中的细菌的种群,通常与其宿主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有时候共生菌群在抗病毒免疫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产生免疫感应信号来触发炎症反应. 然而,菌群失调在抗病毒免疫方 ...
-
Nature子刊: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下一个前沿在哪?
这是<肠道产业>第 453 篇文章 编者按: 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已经逐渐从对微生物进行物种鉴定分类,过渡到对微生物组影响人类健康的分子机制进行剖析.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组的发展,可以影响人体 ...
-
多篇重要文章共同解读肠道微生物组研究新进展!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 17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相继得到全球多国科学家的重点关注和研究,很多研究都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与机体多方面健康和疾病都密切相关. 癌性恶 ...
-
化肥有机替代促进水稻土氮素积累的微生物机制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是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在氮循环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将土壤中大分子有机物解聚.矿化,向土壤释放矿质氮(NH4+-N),持续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矿质氮.与此同时,微生物通过 ...
-
【Nature子刊】爱吃素的人有福了!迄今最大规模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揭示饮食、肠道微生物、代谢健康之...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Cathy 导言:诺贝尔奖获得者Joshua Lederberg曾指出的,人体与人体共生微生物构成了超级生物体(superorganism).作为人体最庞大 ...
-
综述 | Nature medicine:人类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
本文由李红霞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微生物定植于人体,如粘膜和皮肤中,微生物在人体的数量巨大,相当于人体细胞数量,这些微生物中包含大量的基因,远大于人体基因.不同人 ...
-
Nature子刊:关于尿微生物组研究,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美国学者于Alan J. Wolfe 和 Linda Brubaker于2018年12月3日在<Nature Reviews Urology>上发表了题目为<Urobiome upd ...
-
Nature Communications :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
癌症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之一,死亡率和发病率持续升高.液体活检作为新兴的肿瘤诊断技术,因其无创性.敏感性.操作便捷等优势受到关注.液体活检使用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有循环肿瘤细胞(CTCs).细胞外囊 ...
-
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组与健康衰老和长寿有关
肠道菌群是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活在我们肠道内的数万亿细菌和微生物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人的体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等等.但其 ...
-
科研 | 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组调节地中海饮食与心脏代谢疾病风险之间的保护性关联
编译:微科盟如风,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为了解决微生物组如何改变饮食和心脏代谢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我们分析了来自Health Profess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