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寒味, 缩鼓, 担呵

寒味

方言读音:hān wei,hān wèi

简明释义:相依为命,生存生活极为艰难。

寒,是人的皮肤对低温的感觉。味,是人的味蕾对味道的感知。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寒与味,旧时颍淮人把它们作了个捆绑,成为“寒味”,用以表达对“寒味”人的怜惜之情。

某户人家接连遭遇不幸,只剩下了祖孙相依相偎。那老的老,小的小的生活状态,就是“寒味”。某个人得了重病,因为缺医少药,只能苦苦熬着,他的境遇,也是“寒味”。新娶的小媳妇,成天受夫家的气,一天到晚紧锁眉头,唉声叹气;年迈的老人,无依无靠,老无所依,颤颤巍巍地艰难度日;失去长辈照看的孩子,总是以脏兮兮的面目示人,且吃了上顿没下顿……颍淮人说起来,这都是“寒味”。

颍淮人的语义中,“寒味”偏重于“味”,日子难过,生活难熬的滋味。它有时候是人们对“寒味”者的可怜,有时候也会勾连起自身的遭遇。它常跟唉声叹气的无奈,相生相随。它表达着旧时颍淮人这样一种浓烈的情感:极致的同情,以及尽可能的感同身受的慰藉。它释放的是,颍淮人与生俱来的仁厚,骨子里的良善。

缩鼓

方言读音:chǔ gu

简明释义:猥琐,颓废,萎靡。

有一些小爬爬虫,遇到来自外界的刺激,瞬间就会蜷缩一团,而且一缩就有些鼓。这是它们自我保护的自觉反应。我怀疑,颍淮人可能由此受到了启发,创造了“缩鼓”的。

但他们所说的“缩鼓”,一定不是仅仅针对那小爬爬虫的。更多的涉及“缩鼓”的语境中,颍淮人说的是人,是对人的性格、脾气,乃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性评价。

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比如寒冷的冬天,人很容易缩着头,弓着腰,而且两条胳膊向前抱着,两只手也会插到另一只手脖子上的袖笼子里头。于受冻的人而言,这是典型的“缩鼓”。

如今,这样“缩鼓”的人不常见了。不仅是保暖内衣、羽绒服,或者空调的取暖作用,气候变暖可能也是重要的缘由。但时光倒退回去半个世纪,冬季一到,颍淮大地也是一片冰封,“三九四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老母鸭”。那个时候,“缩鼓”着取暖,恐怕是普通人最为常见的御寒办法了。

但颍淮人所谓“缩鼓”,恐怕还不止此。有的人老实巴交,“石磙都压不出来屁”,遇着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当“缩头乌龟”。人家就会说他“缩鼓”。有的人在本应讲理的场合,吞吞吐吐,犹犹豫豫。人家也会说他像个“老缩鼓精”。言语之中,言下之意,尽是瞧他不起。在我看来,这样的“缩鼓”,该与猥琐、颓废、萎靡相近相当。

几乎没有人愿意以“缩鼓”的面貌示人。但言谈举止是否“缩鼓”,也许还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秉性。由不得他的。

担呵

方言读音:dǎn hě

简明释义:因亲近而原谅某人的不当言行。亦喻人的大度。

年轻人少不更事,难免在熟人邻居面前,有个言差语错。甚至弄出点儿不好的动静来,都是可能的。因为,人生之路上,他还是个“生瓜头子”,还需要历练才行。

颍淮地面上,人们对那些“生瓜头子”小而不言的差错,通常都是抬抬手,或者摆摆手,就过去了。少有人,不依不饶。过去颍淮人就管这,叫“担呵”,有时候也说成“待呵”。在这里,担,有担待之意;呵,可能就是欠缺的意思了。

但好像也有人,在一些不是个事的事情上认真,顶针。不低头赔不是认错,甚至不在一定场合下赔礼道歉,就没个完。非要弄出个子丑寅卯来。一副故意较劲的架势。这就是不“担呵”。这样的人,颍淮人背地里对他,常是嗤之以鼻的。

在我看来,旧时颍淮的“担呵”,已经浸透着谅解、宽容、和谐,这些人类美好情感的意蕴了。它该是清颍长淮缓缓流淌着的良善与淳朴呢。这,也可以从人们对那不“担呵”人的不待见,而得到印证。那不“担呵”的人,也许会争得一时的面子,却也会失去别人对他的尊重。

(0)

相关推荐

  • 一就,挑花,不味︱皖北解词

    一就 方言读音:yī  jiù 简明释义:喜欢.所好.感兴趣. 我向很多人请教"一就",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知所云.也难怪,冷不丁单听一个"一就",我也会成 ...

  • 皖北解词︱假套局,假子意,左以

    假套局 方言读音:jiá  tào  jū 简明释义:假客气. 有一天下午下班时,活儿没做完,需要几个人加点班.领导过来跟大家打招呼:"拜托了.我给你们发加班费."有人说:&quo ...

  • 皖北解词︱够料,起眼,小场

    够料 方言读音:gòu  liào 简明释义:干某件事有能力. 那天在阜阳街头,听见两人说话.一人说,某某某这个人,掂笔杆子他不"够料".回来后,我赶紧就把"够料&quo ...

  • 皖北解词︱靠把,掌纲,走手

    靠把 方言读音:kào  bá 简明释义:做事尽心. 想像这样一个画面:田间的农夫,劳作之余"歇歇子".他背靠在竖起来的锹把上,两条腿摽着,或仰望炙热的天空,或低头闭目养神,也可能 ...

  • 大面局,嘘茬,捏馍︱皖北解词

    大面局 方言读音:dà  miàn  jū 简明释义:场面上.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为人处世.一般而言,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是从老辈人言传身教那里学来的.而老辈人对晚辈处世能力的培养,也丝 ...

  • 皖北解词︱顶杠, 早般, 鹅窝

    顶杠 方言读音:dǐng  gang 简明释义:顶撞抬杠. 前文"嘀嗒"中的孩子,几岁或十几岁的都有.但以几岁的居多.十几岁乃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跟长辈"嘀嗒" ...

  • 所喜,一噔,牙口︱皖北解词

    所喜 方言读音:suó  xí 简明释义:内心里喜欢,高兴. 2012年秋,我父亲病逝.办理丧事时,我提出简办.母亲说,简可以,但几门子的老亲,还是要通知的.不通知,人家知道了不"所喜&qu ...

  • 肚囊,不外,成手︱皖北解词

    肚囊 方言读音:dù nang 简明释义:肚量,气量,胸怀.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北京潭柘寺弥勒殿的一副楹联. 这联的前半截,如要颍淮人来评价,一定是有" ...

  • 发诩,下趟,够眼︱皖北解词

    发诩 方言读音:fā  xǔ 简明释义:背后说大话,撂狠话. 诩,从言.字典上说是说大话.那个叫"夸诩"的词,意为自我炫耀,跟夸夸其谈的意思相当."夸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