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四章*第四节1

(0)

相关推荐

  •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五十:印度20世纪的伊斯兰教2

    伊斯兰教之五十:印度20世纪的伊斯兰教2 1913年," 联盟" 在勒克瑙举行的年会上通过了新章程,提出,今后的工作是" 在英王的庇护下,培养人民热心公益的精神,并同其他 ...

  • 是谁炸毁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鋀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这是公元七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在< ...

  • 印度与斯里兰卡,离得很近为何信仰完全不同?

    印度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7位,人口约13.24亿,居世界第2位,是南亚次大陆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 ...

  • 印度教基础知识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印度中世纪初期流传到现代的传统宗教,它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民间信仰.佛教.耆那教等因素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伦理观念.仪式.社会制度和 ...

  • 爪哇人[现代人]

    爪哇古迹 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爪哇族共有9521万人,其中9083万(95.4%)为穆斯林,161万(1.7%)为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142万(1.5%)为印度教徒,114万(1.2%)为佛教徒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二十:伊斯兰教初传印度和中国

    伊斯兰教之二十:伊斯兰教初传印度和中国 (1)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和佛教的灭亡 公元8 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在波斯.阿富汗一带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开始蚕食印度.公元712 年,大食国伊斯兰军队占领信德,119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第一章*第五节 7

    八.厌世思想/学科发达 古印度自<夜柔吠陀>后,在一部分思想家中开始萌发厌世思想,然而出现隐遁者.至<梵书>时期,此厌世思想比较普遍,在对人作出"四期"生活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三章*第四节1

    第四节  关于大乘佛教基本特征及其贡献 特征之一:由觉悟了的释迦牟尼一佛说,扩展为三世佛.四世佛.七世佛及多佛之说.<兜沙经>(支娄迦谶译)把世界分为十方,每方都是无量.无边无际的:诸佛分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五节1

    第五节  成实学/成实宗(亦称"空宗") "成实学"以研习诃梨跋摩的<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成实师",学派称"成实 ...

  • 草人拙著:《一盏智慧的灯》/图材/样书

    草人拙著:《一盏智慧的灯》/图材/样书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序言

    释芳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问佛法大意于鸟巢禅师,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者即是. 唐太宗在其所作<圣教序>中则用"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前言

    前  言 本书初拟名为<一盏智慧的灯>,与十多年前印行的<一盏智慧的灯>同名,但没有"佛教诞生前及诞生以来概述"副标题,内容上也没有第一章,为什么呢?原委先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一节

    第一章  略说古印度宗教文化思想 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者,与印度固有之文明关涉颇深.故欲为印度佛教流变之鸟瞰,应一审佛教以前印度文明之梗概.&quo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二节

    第二节  印度古代宗教性的典籍 印度古代宗教,以婆罗门教为主.为最,其它宗教的出现,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事.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根本圣典是<四吠陀>.<四吠陀>由"吠陀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三节1

    第三节  印度古代宗教思想要点 上节讲到,<四吠陀>从狭义上讲,是指"吠陀本集",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三节3

    第二小节  <梵书>时期 在第二大节讲到,古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圣典是<四吠陀>(指广义.由"吠陀本集"和"吠陀末书"两大部分组成).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