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修得随大众,百年修得做自己》

一个年长我几岁的朋友和我谈话,问我对今后的打算及规划。

我的想法正准备开口,他就抢先说道:“如果还是做广告公司文案,你得往品牌策划这方面去过渡,再深造。找准了定位,才知道品牌的市场在哪儿。你的想法有市场,你的工作才有利润。如果是想做'自媒体’,也一样是先找定位。你得确定你是什么样的,和别人的区别在哪儿!这个社会真的很浮躁,没几个人会去买你诗情画意的账。大家关注的都是最新、最热、最贴近生活实际的,不管是你吐槽也好、引领大众舆论也好,或者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首先出发点得是大众都关注的!

我轻轻叹气,也带着不温不热的苦笑,“这个问题也有人和我说过。前段时间和颐酒店那件事,当时我发的文章还是一贯的内容。我高中同学对我说,'如果你今天也写这件事,我肯定第一个给你点赞并转发。’我立马就回他,'我是不会写这些的。因为不想做圣人婊。我一个女孩儿,不说柔弱得手无缚鸡之力,也差不了多少。就算当时我在酒店看到这一幕,说实话,我想我不会参与。保安都不管的事我一个胆小的女孩儿上前?我怎么阻止?是和那个男的对着打,还是报警之类的?说得贴切点儿,如果我在酒店,我连门都不会出。平时大街上有个什么事,事故现场总是围着一圈儿人,你看我什么时候往前挤过?看到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即使和我没关系,我也害怕、心慌、方寸大乱!保护好自己,就是我最大的能力了。你可别说,假如我是被伤害的女孩儿别人也不管我,我心里什么滋味儿!保护别人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事情出来了一个个都嚷嚷着人情冷漠、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真换位成了在场的人,真正出手上前的,能有几个?我自己做不到的,就不想打着特别热血和高尚的道德旗号去指责别人!’”

朋友笑笑继续听我说。

“我也知道自己的理想化和封闭性。包括前段时间的魏则西事件和今天看到的雷洋事件,这些我仅仅是看看,论观点什么的......自己想想而已,不会去写。”

朋友打开一个公众号说,“你看这个,就是写雷洋的!我刚看的时候阅读量是两万,现在,一会儿的时间就已经过十万了,点赞的也已经两万多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当下的事件具有传播力和煽动性,能一呼百应!哪个自媒体人整天冥思苦想、斟酌字词什么的,都只是会抓眼球!找点找对了,其它的都OK了!论文笔你差吗?一点儿也不差!但别人的公众号能做起来,你为什么没能做好?我说得直一点儿!你真的太理想化了!还是因为你年纪不大、经历得太少,等你被磨炼得差不多了,当下的事情你自然而然就得考虑了!”

......

“人生是一场盛大而私人的修行。”

起初看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很美,朦朦胧胧中蕴含着思想境界的深度,但如今才算能体会其中的几分意思了。生活途中的逆顺阴晴都不是个人能决定的,每个在身边的往来者也都带着鲜花或荆棘,而悲喜得失等价值观,又总归于个人。

大境界才能有大手笔。同样一件事,有心的人才能有深一层的体会,才能悲吾悲以及人之悲、喜吾喜以及人之喜。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人才能以设身处地之情、置身事外之理去针砭时弊、脍炙人口。

晋时流行清谈,士大夫等文人多以谈玄为评论一个人学识深浅的标准。东晋的殷浩为中军将军,有一次他和丹阳尹刘惔辩论。几个回合之后殷浩理屈词穷,强撑着面子反复说着几句不切实际的空话。刘惔心中很是蔑视,就不再理会了。殷浩离开之后,刘惔撇着嘴说——“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土包子!(什么都不懂)还故作高深学别人谈玄!”

殷浩本身并非无才学之人,只是在和刘惔的辩论中境界不足、被动了。

许多人都和刘惔有一样的脾性吧!相对于什么都不懂得直白实在人,更反感的是不懂装懂的“跳梁小丑”。

我为什么写不出引领时下的爆炸式文章?不是不会写,而是“不会”写。主观上就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客观的人,当修养与能力不能并驾齐驱走在人前的时候,文章写得再带血带泪也只是东施效颦式的一纸空文而已。宁可真得冷清,不愿仿得热闹!

十年修得随大众,百年修得做自己。

——枕藏《长恨此身非我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