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1)一年两烝

---   01   ---

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丁丑,周桓王十六年。
前文我们说过,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表现在对历史材料的选择上,所以会出现同一件事情,有的记载,有的不记载。
《左传》的定位是史书,所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均有记载。而《谷梁传》与《公羊传》的定位是政治教育读本,所以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往往比较简略,对与礼制有关的事情记载就比较详细。
比如鲁桓公八年这件事。
  • 《春秋》:“春正月己卯,烝。”

  • 《左传》无记载。

  • 《谷梁传》有记载,有解释。

  • 《公羊传》不但记载,还发了一长串议论。

而同年楚国在沈鹿盟会诸侯之事:
  • 《春秋》没有记载。

  • 《左传》记载,并详细描述。

  • 《公羊传》无记载。

  • 《谷梁传》无记载。

这是这几本书的区别。
再说鲁桓公“烝”的事情。之前也说过,“烝”是祭祀之礼。《礼记·王制》记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曰:“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关于礼制的事情,《公羊传》从来不落人后,说了一堆:
“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翻译:
“烝”是什么意思?就是冬祭。
春天的祭祀叫“祠”,夏天的祭祀叫“礿”,秋天的祭祀叫“尝”,冬天的祭祀叫“烝”。
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讥讽。
讥讽什么?讥讽鲁桓公祭祀的次数太多了。
祭祀的次数太多就会亵渎鬼神,亵渎鬼神就是不敬。
作为君子,祭祀应该是恭敬而不轻慢鬼神的。
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少,次数太少就会松懈,松懈就会忘记,这也是不行的。
”士“这个阶级以上的人,如果因为有事情而赶不上这四季的祭祀,那么冬天就不敢穿裘皮大衣,夏天也不敢穿凉爽的葛衣。
从这个这个角度来说,”烝“又有点类似于现在北方地区流行的寒衣节。寒衣节顾名思义,就是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给祖先送过冬御寒的衣服。
《谷梁传》一看话都被《公羊传》说完了,就没再补充了。
---   02   ---

己卯日是哪一天呢?是公元前705年1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干支历是:
丁丑年 己亥月 己卯日
如果按照干支历看,亥月刚刚入冬,举行冬祭很正常。就算是按照夏代的历法,寅月为正月,亥月也是冬月,举行冬祭也很正常。
但《春秋》的着力点不在这里,在这里记载“烝”祭的正常性是为了突出后面到了夏天五月,鲁桓公又举行一次“烝”祭的不正常性。前面的“烝”祭越正常,就凸显后面的“烝”祭越不正常。
所以杜预注解说:“此夏之仲月,非为过而书者,为下五月复烝见渎也。“
翻译:
这是夏朝历法的冬季第二个月,并不是因为过了举行冬祭的时间又举行冬祭才记录的,而是为了夏五月又举行一次冬祭,亵渎神明而专门记录的。
重点不在什么时候祭祀,而在于祭祀的次数。
祭祀的次数少了,叫做怠慢;祭祀的次数多了,叫做亵渎。把握好度,刚刚好,才行。
那么为什么鲁桓公要在夏五月再进行一次冬祭呢?因为这确实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夏天有属于夏天的祭祀活动,叫做“禘”。《礼记》记载”五年一禘“,说明这个活动是非常盛大的。
《公羊传》对鲁桓公五月烝祭的行为注解说:“周之五月,乃夏之三月也,犹与上祠同在一时而复为烝,故曰与上祀同为亟也。”
翻译:
周朝历法的五月是夏朝历法的三月,正是春天,这时候应该采用”祠“礼祭祀,结果鲁桓公把春”祠“和冬”烝“放到一起举行了,所以说,祭祀做得太频繁,不好。
哦,原来鲁桓公是把两个礼放在一起举行了啊。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我们把五一长假和十一长假合一起过一样,确实是很不正常第一件事。
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我们真的在五月份决定把五一长假和十一长假合并到一起过的话,说明什么情况呢?对,十一期间有事,加班。
---   03   ---

很多解读《春秋》的文章说到鲁桓公”不时之烝“的时候,大多会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因为一经三传上确实都没有记载。但如果结合鲁桓公当年的行动来看,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春秋》:”秋,伐邾娄。“
邾国,又称邾娄国或邹国,曹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是仅次于齐、鲁的重要国家,北边与鲁国接壤,“击柝之声相闻”。这个国家在《桓公七年:火焚咸丘》中出现过。当时鲁国火焚咸丘城,就有可能是进攻邾国的扫清障碍之战。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串起来,就可能会推测出鲁桓公进行两次烝祭的意图:
鲁桓公从年初就开始了大举进攻邾国的战争准备!
为什么?我用《公羊传》的行文风格来解说一下:
正月十四,举行烝祭,祭拜祖先。因为这是大祭祀,所以要召集国内所有的大夫(领主)前来,在祭祀的时候,顺便讨论进行邾国的可能性,并要求各个大夫回去做好战争准备。
五月十三(丁丑),将烝祭和祠祭放在一起举行。借此再度召集国内的大夫(领主)前来,检查战争准备情况,决定秋季出兵。
为什么要将这两个祭祀放在一起举行呢?因为决定了秋季出兵,邾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不知道冬季能不能回来,所以提前祭祀。
为什么要在春季举行烝祭呢?因为春祭的祠祭和夏季的禘祭都以祭祀祖先为主,而冬季的烝祭则包含有田猎的内容,借此掩盖调动兵马的事实。
为什么说烝祭包含有田猎的内容呢?因为后世根据周代四时之祭发展出了”秋狩冬猎“的习惯。往前推,周代的秋尝和冬烝应该也有田猎的内容。
既然秋尝的礼仪中也有田猎的内容,为什么不用”尝“礼?因为周朝历法的正月比夏朝历法的正月早两个月,所以,周朝历法的秋天是夏朝历法的夏天,因此真正具有田猎内容的,只能是冬季的”烝“祭。
所以说,鲁桓公并不是非礼而祭,也不是过时而祭,实际是以大型的祭祀活动掩盖鲁国的军事调动,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调动呢?因为邾国确实是个小强国,只有前期准备充分,然后出其不意,才能有打赢邾国的把握。
但这次出兵达到鲁桓公的目的了吗?没有。根据后来邾国依然以国家的身份出现在《左传》中来看,邾国此次抵抗住了鲁国的侵略。
所以说,根本不是祭祀频繁不频繁的事,而是祭祀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事出反常必有妖,鲁桓公常年不祭祀,上次光临祖庙还是在桓公二年的时候。桓公五年的时候,大蝗灾都没能让他祭天敬地一下,今年却频繁祭祀两次,如果不是国之大事,他会劳动自己的御体吗?
国之大事是什么呢?在祀(祭祀)与戎(军事)。
这,就是文字背后的故事。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