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7讲:第30-31章解读

(0)

相关推荐

  • 语音版《中庸》赏析(30)至圣之德

    <中庸>赏析(30)至圣之德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一章,阐述圣人的品格及其深远影响. 首先,作者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圣人的品格.其一,"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quo ...

  • 黎山老母授经真本《阴符》经

    黎山老母授经真本 <阴符>经 上卷 神仙抱一演道章 [经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黎山老母注] 但观天道,而理执之,则阴阳动静之宜,尽矣. [经文]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 ...

  • 《中庸》注释(三十六)

    [原文]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

  • 每日一学 2021-04-06

    2021-04-06 16:13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子贡曰:"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论语·子张> [孔海钦老师译疏 ...

  • 《中庸》注释(三十五)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 ...

  • 朝圣路何以得名?为什么又被叫做风炉街?

    朝圣路,古时候曾称青云路,有"青云直上"的意思.因在高要文庙(高要学宫)对面而得名,即是说走向学宫朝拜孔圣人的道路.孔子为什么被叫做圣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9)圣人风范

    <中庸>赏析(29)圣人风范 各位网友,<中庸>第三十章,在对中庸之道方方面面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转向实际,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这就是孔子的风范. 作者说:"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

  •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1--12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认 ...

  •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