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的脊柱:尾闾中正神贯顶
相关推荐
-
对照杨澄甫宗师的拳照,终于发现了一些太极拳的秘密
腰胯驱动 劲上脊背 传统武术是先民对猛兽捕食的模仿,来自于他们对大自然和人自然生理的观察,所以对传统武术的正确理解要建立在客观世界的认知上.动物大抵都是用腰胯的,而人则是用四肢. 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 ...
-
大隐隐于世:示弱篇
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世界 示弱不等于认输,示弱不等于理亏,示弱也不等于失败.有时只是为了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减少一些不必要纠纷,目的是暂避其锋芒,做无畏的伤,亦或牺牲,都是不可取的.蝼蚁尚日苟且 ...
-
【武学文库】 肖氏八卦掌桩功——求取整体力的捷径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首刊于<武魂>1997年第9期) 肖海波,生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河北固安县人,所传八卦掌偏重于江湖搏杀功能,基本功是&qu ...
-
体悟太极拳:尾闾的中、正、沉、惊。
古拳谱曰:尾闾中正神贯顶,在行拳走架过程中,如果尾闾中正了,可以让人的精神提起来,说明尾闾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条外形看不见的小小尾闾骨是身形身法的核心,它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拳架. 尾闾的重要性是其 ...
-
尾闾中正神贯顶
尾闾是修练内家人士必须十分注意的关窍.李仲轩老人就有惊尾椎子的说法.尾闾中正神贯顶也是说明尾闾的重要. 这里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气沉丹田是习练时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充分改良之 ...
-
如何尾闾中正神贯顶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怎么尾闾中正神贯顶
这里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气沉丹田是习练时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充分改良之后的一种特征.而人体生理机能的最重要支撑就是人体的脊柱.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就跟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耷 ...
-
尾闾中正神灌顶
命门穴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有生命之门,先天之根本的含义.命门穴与任脉的神厥穴(肚脐)又前后对称,与腰的带脉又缠绕一周.带脉的循行路线较为简单,起于季脉肋下方,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带脉的 ...
-
练习太极拳怎样保持尾闾中正?
前面的文章中谈到了尾闾中正!怎样保持中正就是以下想谈的内容.但愿能思路清晰,文笔到位,不负所望. 所谓守中,用中,护中,行中实际就是保持中正. 一,架子的中正:过去传统练法都有站桩的要求,站桩能使架子 ...
-
胯松到感觉屁股往下一掉,才是真正的尾闾中正
李雅轩云:放松软以长虚灵之气,智慧自生.正身心以立根本之源,庄严自有.李雅轩认为,"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练功夫最重要的规则.要正身心,要满身轻利,首先要做到尾闾中正 ...
-
【图解点窍】尾闾中正就是要将尾椎骨收至人在母胎中的位置
欲求进步,应远离羊圈,与狼共舞.只有自己练出来的东西才是货真价实,这世界根本就没有点金术. 最近在太极拳论坛上看到一位台湾武术名家几年前的帖子,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练出功夫,而大多数人 ...
-
练拳为什么要求尾闾中正?原来是有说法的
尾闾是什么?粗俗地讲本来应该长尾巴的那个接口. 四肢落地的爬行动物之所以长尾巴,其中最显著的功能是平衡作用,由于胯部的结构原因它们长期匍匐在地,在奔跑,跳跃,前进,后退,转弯,急停,中需要用尾巴来加以 ...
-
尾闾中正的意涵
来源:拳風武术(風形拳) 尾闾中正 在我国习练太极拳和研究太极拳方面,对于尾闾中正这个要领,几乎无人不晓.但由于古代拳谱论述过于简要,或者说较为抽象,加上各家各门各派,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在解释上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