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典淮扬菜

2015年,著名美食评论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顾问董克平,出版新作《口头馋》,书中第一章写的是“扬州三头宴”,董克平坦言,淮扬菜的最高水平在扬州。“扬州三头宴”名闻天下,指的是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都是标准的淮扬传统名菜,气势宏伟大气。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采用猪肉和蟹粉制作而成,大而圆,嫩且鲜。狮子头百年来盛誉不衰,追根到底,魅力源于两个字:讲究。制作狮子头,必须选用五花肋条猪肉,冬季肥七瘦三,春秋肥六瘦四,夏季各半。配菜随四季而变,初春配河蚌、炖斩肉,端午前后以鮰鱼炖狮子头,冬季则用扬州风鸡炖狮子头。清蒸狮子头热吃嫩鲜,蟹粉鲜香,用汤匙舀食,入口而化,酥烂适口。

▲扒烧整猪头

扒烧整猪头,是一道工艺复杂的功夫菜。据说,乾隆年间,扬州法海寺的莲性和尚制作的扒烧整猪头最负盛名,数百年来,扒烧整猪头都依照着莲性和尚的做法。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写有猪头诗一首:“初打春雷第一声,雨后春笋玉淋淋。买来配烧花猪头,不问厨娘问老僧。”可见这猪头的香味与杀馋劲,竟然冲破宗教的藩篱,真传于老僧,自然是妙不可言。

▲拆烩鲢鱼头

拆烩鲢鱼头是淮扬菜中的冬令名菜,鲢子鱼头多胶质、肉肥茸,烹饪时配以火腿、香菇等,为待客的大菜。每年小雪以后,鲢鱼肥美,将鱼头从颏下剖开而面部相连,先焯水,再入汤锅加姜葱煮至半熟,取出在冷水中拆骨,拆出一副完整生动的鱼脸,继续烹制,最终形成的汤汁乳白稠浓,鱼头肉质肥嫩,味鲜令人叫绝。

淮扬菜的四大特点

1选料严谨,注重鲜活

淮扬菜兴盛的区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一年四季,水产禽蔬野味不断。有道是「春有刀鲚,夏有鮰鲥,秋有蟹鸭,冬有野蔬」,因此淮扬菜的原料以鲜活为主,这也为在烹法上擅长炖焖,调味注重本味提供了物质基础。

2因时而异,不时不食

“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淮扬菜讲究「赶季」,对应季食材还有抢鲜的习惯,这种因时而异的近乎偏执的准则将一个季节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

3讲究刀工,造型美观

淮扬菜向以“刀工精细、刀法巧妙”著称。据统计,中国现有的二百多种刀工刀法,淮扬菜都在运用。淮扬菜中最著名的刀工菜莫过于淮安的平桥豆腐和扬州的文思豆腐,要求将一块细软的豆腐切得薄如纸、成菱形,细如发丝、绵而不断。

4注重火功,讲究火候

淮扬菜肴根据古人提出的“以火为纪”的烹饪纲领,鼎中之变精妙微纤,通过火工的调节体现菜肴的鲜、香、酥、脆、嫩、糯、细、烂等不同特色。淮扬菜擅长炖焖烧煮,因为这几种方法能较好地突出原料本味。淮扬菜以炖焖烧煮为主的名菜有蟹粉狮子头、钦工肉圆、沙锅野鸭、大煮干丝等。

5道经典淮扬菜解析

【镜箱豆腐】

1)把锅置旺火上烧热,起油锅,烧至八成热时,将漏勺内镜箱豆腐滑入,炸至豆腐外表起软壳、呈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去油。用汤匙柄在每块豆腐中间挖去一部分嫩豆腐(底不能挖穿,四边不能破),然后填满肉馅,包括肉糜,香菇,冬笋,虾仁,做成镜箱豆腐生坯;

2)镜箱豆腐加入高汤蒸熟;

3)将锅置旺火上烧热,起油锅,放入葱末炸香后,再放入香菇、青豆,虾仁,加绍酒、酱油、白糖、等使调料溶和勾芡。烧沸后,盖上锅盖,晃动炒锅,收稠汤汁,再淋入芝麻油,把芡汁滑入蒸熟的镜箱豆腐盘中即成

【龙须桂鱼】

1)将桂鱼宰杀,去鳞、鳃、鳍,开膛去内脏洗一遍,放在砧板上,先取下鱼头和尾做造型,鱼头劈开下巴成为平开一片,鱼尾剖开去掉中骨能竖立,用盐、料酒腌一下。

2)鱼身从背脊骨片进,取下一片带皮的鱼肉,翻过身来照样取一下另一片带皮的鱼肉,片去腹刺,然后从鱼肉中间直切至鱼皮时,将刀斜平片下净鱼肉,再将鱼肉片成6厘米长、4毫米厚的鱼丝,

3)用料酒、盐、味精腌一下,再用鸡蛋清、适量的盐和湿淀粉浆好,摊放在鱼身体处,将切成的青椒丝、冬笋丝、火腿丝、蛋皮丝放在桂鱼身体处,摆盘成一条桂鱼形状。然后将鱼头和鱼尾摆成鱼形即成。

【炝虎尾】

炝虎尾是淮扬菜系的一道传统名菜。它是用鳝鱼尾背一段净肉,经开水稍氽加浓计调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名。

1)炝虎尾,划下三棱骨,去掉内脏,将鱼肉以尾为齐码好,用刀在离鳝鱼尾7.5厘米处齐刀切下,整齐地放在盘内(此菜只选用鳝鱼尾)。划鳝鱼有单背和双背之分,划单背,即在划脊背骨时,每刀必划到底。划双背,即在划脊骨时,一刀不划到底,而是最后一刀划到底,使脊背肉两侧连住成条状。这都是淮扬的功底所在。

2)取小调料碗一个,内放高汤、上等酱油、镇江香醋、胡椒粉,用筷子调匀成汁液,将大蒜洗净后切成细粒,备用。

3)取锅上火,倒入清水烧开,下入鳝尾肉烫透,捞出控干水分,整齐地码在盘内,氽烫鳝鱼放盐是使鳝鱼肉不裂开,放米醋是使鳝鱼肉发松、发亮,并有除腥味的作用;浇上独门秘制的汁液,中间放上金蒜末,另取小锅上火,倒入香油,烧至八成热,浇在蒜末上,即可上席。

【大煮干丝】

干丝,就是豆腐干丝,大煮呢,就是放在许多水里煮,这道看似容易的菜,其实并不简单,乃是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此菜,鲜香扑鼻,火腿和开洋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豆腐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豆腥,乃是脍不厌细的代表作,一度成为扬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外来宾誉之为“东亚名肴”。

以干丝、鸡丝为主,干丝洁白,外加鲜虾仁,缀以各种配料,称为什锦干丝,色彩美观,其味更鲜。 “大煮干丝”刀工要求极为精细,“鸾刀应俎,霍霍霏霏”,一块白干,厨师经加工可片成18片,切出的干丝不仅整齐、均匀,而且其粗细不能超过火柴杆。

【板栗菜包狮子头】

和平时印象中的淮扬清蒸狮子头不同,用的是酱烧,用料更是讲究,猪肉需用猪硬肋五花肉,为了让传统的狮子头不会太腻,师傅还加了一味新鲜的荸荠,一起细斩成末后入菜,这样口感中和后,就成就了新淮扬的清新,然后裹上汁水丰富的大白菜,伴以香甜酥软的板栗,更迎合上海人的口味,如此,狮子头非常鲜嫩,多重口感复合而成,缔造难以抗拒的新淮扬升级版功夫菜。

薛泉生大师16道经典淮扬菜

虹桥修禊

扬州文昌阁

蟹粉狮子头

翠珠鱼花

文思豆腐

如意带鱼

金钱牛头方

三套鸭

葫芦虾蟹

凝脂江鮰

杨梅芙蓉

扬州炒饭

龙袍西施乳

醋溜鳜鱼

玉塔蔬菜

御果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