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唐元《清初遗民诗人黄周星行实著述编年》序

(0)

相关推荐

  • 张宗友丨“耆旧西吴大雅材”:布衣诗人周筼学行考论

    "耆旧西吴大雅材": 布衣诗人周筼学行考论 张宗友 张宗友,安徽金寨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代表论著有<尺牍·事行·思想: 朱彝尊研究论集>(凤凰出版社,2 ...

  • 黄国黄城与黄歇

            黄国故城,在潢川城西6公里处,即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那里大约周长近6公里的古城是黄国故城的结论.黄国故城呈长方形,遗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吻合春秋时期"子爵, ...

  • 黄幻吾笔下的荷,栩栩如生

    中国画讲堂2021-03-15 21:41:05 刻划真切动人 栩栩如生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是活动于上海的岭南画派名家,尤以花鸟画.山水画功夫独到,刻划真 ...

  • 蒋寅|遗民与贰臣:易代之际士人的生存或文化选择——以明清之际为中心

    在并世敌国之间,夷夏之防取决于地理的疏远.空间的隔绝,即便人们不得已滞留异国,屈从于异族的习俗,其内心仍有乡可眺,有国可归,有重返故里的未来可期待,而不至于绝灭希望.可怕的是夷夏之防一旦溃决于武力之陵 ...

  • 蒋寅|陶文鹏先生《宋代诗人论》小引

     在漫长的古代,文学批评不过是文人士大夫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如我们今天谈论足球和超女,近代以来的学科分类和专业化趋势使文学研究和批评成了拥有专业技能的行业.对文学史的专门知识.对文学之美的感受和分析能力 ...

  • 蒋寅|再论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上)

    一.清初宋诗风之兴起 论及王渔洋诗学,谁都会注意到俞兆晟<渔洋诗话>序所述渔洋晚年对平生论诗经历的回顾: 少年初筮仕时,唯务博综该洽,以求兼长.文章江左,烟月扬州,人海花场,比肩接迹,入吾 ...

  • 蒋寅|再论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下)

                    三.宋诗风之高扬        王渔洋任扬州推官五年间,不仅取得骄人的创作成绩,还利用自己的家世背景和政治地位,积极结交江南遗民诗人,赢得这一群体的赞誉,隐然树立起新一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

    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