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试译《老子》经文第四十章

(0)

相关推荐

  • 弱道

    弱 ​就这弱鸡的样子,能顶什么用啊?但是,在老子那里,"弱"可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作为一句完整的话中的后半句,要理解"弱者道之用"的意思,肯定还得联系它的上半句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这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章可名:自 ...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朝着相反方向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用柔不用强,适用于大道.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物质,有形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物质. 赏析 这是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弱 ...

  • 《道德经》四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 ...

  • 道德经概论:人和于天(二)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讲解<道德经概论>第二节<人和于天>第二部分:无极和有极. 先简单说一下第二节"人和于天"为什么分为这三部分去讲.第一部分讲为什么,这 ...

  • 大邦者,下流也。读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 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 牝恒以靚胜牡, 为其靚也,故宜为下. 故,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故,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 大邦者,不过欲兼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德经>全文朗读(原文完整版) 音乐: 中国传媒大学张鹂 - <道德经>全文朗读 <道德经> 第四十章 -1-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

  • 致虚极,守静笃,试译老子经文第十六章的意义

    老子经文第十六章: "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试译老子经文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

  • 《老子》第四十章读书笔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不断走向对立面,是道的运动规律,道的作用柔弱而微妙.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道. 反者道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

  • 从经文第四十六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战争的思想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讲,老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由于诸侯王不知足.贪心重引起的.侯王只 ...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返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道德经>八十一章当中,本章是最为高深玄妙的一章! 老子潜心观察天体运动.万物生息,感悟自然大道,探索天地宇 ...

  • 【如何理解《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名言】作业帮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是老子参透了宇宙人生之后的总结,是为人谋事的最高法则!"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 ...

  • 【德鲁克日志试译】5月6日 知识不能取代技能

    没有技能因素的知识就是个泡沫. 当前,"知识工作者"这个词已被广泛用于描述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人: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化学工程师.但是,影响巨大且快速增长的是"知识型 ...

  • 二模考试刚结束,这四道题错误率居高!① ...

    二模考试刚结束,这四道题错误率居高! ① 关于"半圆形玻璃砖"直面与弧面的折射光路图问题,弧面折射时,"界面是入射点的切线,法线就是半径"需要强调,稀缺题,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