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不传17秘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体弹簧似,开合一 定 间,  任凭千 斤力,漂浮并不难

四:

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五:

“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

六:

一代宗师太极拳名家杨露禅对全佑说过:“圈内打,圈外推人”。

七: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见真意”,

八:

每势将成“迹似成,气却不停,必待内劲徐徐运到十分充足,下势之机跃跃欲动,方能上势与下势打通,中无隔阂,一气流行,不但一势如是,拳自始自终,每势之末,皆如是。”彦云:“接骨斗荀,细心揣麽。理精法密,条理缕析。层累曲折,胥致其极。”

九:

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十:

“初练(太极拳)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十一:

顶劲领起来,顶劲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就算,不可太过,过则下堋上悬,立而不稳,此是一身关键,中气之所通着,不可不知。中气上通百会,下通二十椎,此处一通则上下皆通,全体之气脉胥通,自无倒倾之弊。脑后二股筋是佐中气之物,二筋之间其无筋处乃中气上下流通之路,下行脊骨之中至二十一椎止。即前后任督二脉亦皆是辅吾之中气。

十二:

无贪无妄:习练太极拳最忌贪多,尤戒妄动,凡运用与姿势均求其正确,庶练成后不致犯病,而精进自易,若贪若妄者,成就终鲜,此弊初学十九难免,切宜注意。

十三 :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相传此诀为唐李道子所授)

十四:

套路如套,有为所造,如不跳出,时光空耗.

十五: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  不错,很贴切,松紧本是一根绳,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不然就丢了,找不到绳了

十六:

提起精神、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胯松膝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不强用力、以心行气、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呼吸自然、一线串成、变换在腰、气行四肢、分清虚实、圆转如意。

十七: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宜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 沾粘连随俱无疑。采冽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

  • 秘传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 ...

  • 太极拳不传之秘(下)

    天马寨杜鹃 十一 顶劲领起来,顶劲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就算,不可太过,过则下堋上悬,立而不稳,此是一身关键,中气之所通着,不可不知.中气上通百会,下通二十椎,此处一通则上下皆通,全体之气脉胥通 ...

  • “食气”中的“神要守舍”——-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盘根错节2式,是古传太极拳中级单操中难度较大的一式.其原因有二:首先,该式单操是在中盘极限体位下的"行气"和"气行"训练,中盘的极限体位实操难度最大:其次,该式 ...

  • [康康解惑]太极拳内功修练入门的九级练功法是什么?

    康康太极拳内功修炼入门功法 学习太极拳内功心法要达到准确,一举一动要合乎太极学理原则与内涵,遵循方法正确修练,尤须明师指导功架及多方面研究探讨,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步入正轨.习太极拳者,应向道学求知,然 ...

  • 17条 太极不传之秘,练了才知其中奥秘!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

  • 十七个太极不传之秘,练了才知其中奥妙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

  • 太极不传之秘

    太极不传之秘 1."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和胯很容易混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 2.胯的部位.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开胯则能打通上下的劲,但开 ...

  • 不传之秘的松腰之术!许多练太极的人并不清楚

    如何松腰,许多练太极的人并不清楚.这主要是历代武术把松腰的方法视为不传之秘,师傅要用松腰的方法(如蹲墙)自我锻炼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人支走,自己练. 练太极拳讲究"心为令.意为帅.气为旗.腰 ...

  • 2.丸剂(17首)四川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

    2. 丸剂(17首) (1)跌打损伤丸 组成:千锤打150g,飞天蜈蚣200g,竹根七150g,青木香100g,大黄50g,土鳖50g,地龙50g,红花100g,川芎100g,甘草20g,伸筋草20g ...

  • “宁教十年拳,不授一日桩”,桩功才是太极的不传之秘

    大家好,我是墨缘,今天更新的比较迟了,在写一篇运动与体重管理的原创,还没有写完,明天估计可以给大家看了,不过今天给大家的也是非常不错的太极桩功,俗话说的好,"宁教十年拳,不授一日桩" ...

  • 经典相学--不传之秘 (2014-05-26 17:00:57)

    本相学内容精要,一点就破.其他相学书籍的确没有.看相主要看病处,所谓病处就是人脸上的痣.斑.疤.痕.斜纹.凹凸不平处.一.阳宅风水痣--代表树木,痣的大小代表了树木的粗细,痣是红色的额秀树.阳树:黑色 ...

  • 不传之秘——太极之气的具体练法

            古语说的好:"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练拳不练气,总就白费力." 要想练出太极拳的内劲就必须从内气的练习开始,这是太极拳的先辈们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十三势歌& ...

  • 17条 太极拳曾经不传之秘。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