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接到利化老师印制精美的《风云鉴事》一书,尤其是看到老先生的亲笔题字和邀请信函后,我的心情就一直平静不下来。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耄耋之年的长者放弃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而做起文化的苦行僧,为我们奉献这么具有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普及以及对社会,对人生有着积极教育意义的读物?我敢肯定地说:是作者对文学女神矢志不渝的孜孜追求,是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是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更是作者内心深处始终激荡着的一种责任,一种至高无上的社会责任。正是这种庄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让我们见证了一位世纪老人的博大胸襟。因而,我就不能像以往参加作品研讨会那样信口开河、想到哪儿就说哪儿地即兴发言。我要形成文字,很认真地细读全书,然后将我对利化老人的尊重,对《风云鉴事》一书的粗浅认识记录下来,不这样,就难以表达我对作者的敬重之情。

写作是个苦差事。要放弃心中的杂念,要心无旁骛,要不受世俗所诱惑。为啥大多数作家的成名作大多是处女作,以后尽管作品很多,也很难超越,就是因为他放不下架子,不肯再吃苦的缘故。这也是我在主政《北方文学》时为啥把培养文学新人放在首位的主要原因。看看利化老人的《大地飘香》和《风云鉴事》,就不能不让我们对业余作家报以掌声,行尊重的注目礼。

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昔日文学的繁荣成了过眼云烟,美女们再也不爱好文学,而是转身投靠大款和当官的了,小伙们也开始下海经商开始赚钱了。于是乎,文人们开始失落,作家的称号再也不是黄金招牌,文学刊物的发行量急剧下滑,有的居然发行不到百份。见了面谁要说谁是作家,那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就在这种情势下,利化老人还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作为晚辈的我们文学中人难道不该对老人家行孝吗?

我曾在即将出版的新书《读水浒品世相》的“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一章里说:

“孝是啥?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意谓儿女把父母顶戴在头上,这二个字结合起来就是“孝”。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因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以意识形态为职业的媒介中人,就应该率先垂范,不仅要仔细研读此书,更要为此书服务。不要我们去跑跑颠颠干些体力活儿,那我们说点心里话,为本书造势鼓与呼还是举手之劳的嘛。

这本名为《风云鉴事》30多万字的回忆录文集的开篇之作就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困惑,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担忧。作者在结尾时画龙点睛地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慨叹:

现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家庭类型,孩子们的追求和向往,距我读《朱子家训》的时代相比,因“古远”而变迁了。

在20世纪80年代,我离休闲余了。我从头到尾重读了《朱子家训》并引经据典想把它读透。

《朱子家训》也是《朱子治家格言》,全文510个字。他其所以能代代相传,家喻户晓,除了它的文字简练,易懂易记易传外,还在于它传承“民族基因”——修身要大德;待人要大善;接物要大简;于国要大忠。

如今,中华大地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规范人们的行为,《朱子家训》的思想内涵,于今天,明天和未来,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

这就是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一个作家,若是连社会责任心都没有,那他的作品我敢肯定地说,准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之作。因为文学作品承载着文化,随意说话,闭门造车的人,肯定缺少责任心。这就是为啥年轻的作家之作品没有老作家作品深刻的主要原因。文学名著,为什么它们能长久?就因为这些作品,挖掘了大众生活的深层内涵,心理的和人性的。即使是写贵族的作品,也一样挖掘了他们内心里的苦闷和快乐,描写了他们的诡诈和矫情。像《聊斋志异》,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等等。

读利化老师的《风云鉴事》一书,能让人浮想联翩。正如老省长陈雷同志所说:“他所书之内容皆是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他的每幅字几乎都体现了人生哲理,体现了爱憎分明。尤为表现了作者光明磊落、正直无邪的人格。是的,此书的回忆文字有抗日战争时的硝烟烽火,有解放战争时的英勇机智,有抗美援朝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国家建设时的激情澎湃,有率团去日本演出时的机智果敢、大义凛然和有礼有节的风采,有创建黑龙江大地戏曲、文艺、书画繁荣的卓越功勋。全书50多篇文章,无一不是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细腻感人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作者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看此书,不能不让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真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中外文艺史上普遍公认:文艺的认识、教育、娱乐三大审美功能是融合的,文化是“化”人的,文艺是“养”心的。学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鉴赏文艺,把心的境界“养”高。大众文化并非与高雅文化互相对立,前者并不是后者的逆反或变性,如果说精英文化是强调审美趣味、审美规范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就是强调消费趣味。为啥《闯关东》、《北风那个吹》、《八兄弟》等影视剧,没用人组织,大家也爱看,也愿意写评论,发感慨?而《XX站长》等有关部门组织看和炒作的剧却昙花一现地让观众嗤之以鼻?我很欣赏下面这段话:一个民族的文艺如何走向世界,不仅是民族形式和民族语言等表现手段的问题,还在于如何真正表现民族精神。文艺表现民族精神,主要是反映民族的时代生活内容,这要求一定的民族形式与之相适应。民族形成为国家,国家由人民构成。心寄国家盛衰,情系人民安危,用自己的心去加深感受,用自己的情去求得共鸣,对之理解得深,表现得活,充满诗情画意,都能从不同思想艺术层面上表现出民族精神。

文学是一种责任,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依我的资历和水平,我真的不敢破解。但不敢破解并不代表我不能去思考。在这样一个多彩的现实社会里,五花八门的文学创作已是毫无禁忌。武打、凶杀、色情、悬疑、惊悚、婚外恋,甚至闺房里的性事都可以写得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只要是生活当中有的,那似乎就没有什么可耻的事情,都可以写成文字,变成出版物。于是乎,我们身边的文学著作越来越多,所谓的文学大师、一级作家也越来越狂,铅字纸张更是越来越贵。因为出书随便了,花个几千元就可以将自己涂鸦的文字结集成书。于是,我们得到馈赠的图书就多了起来。可让人眼前一亮,闪光的文字却越来越少,文笔很优美但文章的内容则越来越空洞,文中的思想越来越腐朽。

不可否认,文学是一种从时间尺度上评价及记录先进思想的一种手段。它是依靠个人感觉与经验来展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并对其中人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在其一定的范围内寻求一种美的极至。但我们不要忘了,文学本身,理应对其涉及到的广大民众及后世读者负责。文学的态度是基于做人的态度的。文学的责任首先就应该是做人的责任。为文先为人,这虽是困难的,却是重要的,也是追求永恒的唯一途径。对热爱文学的人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文学扮演着宗教的角色。我们记述,回忆,反思,就是要让我们有懂得高尚品质、高尚情操的途径,以他做参照物,让我们时时审视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变化,让我们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份美好的生活方式。而作家就是我们在这个世上用唯一能直观表达的载体体现我们普通人的存在价值。因而,我的理解,文学的责任,就是作者要凭借心灵的感悟与想像向读者展现一个有意义的框架。利化老人的《风月鉴赏》恰恰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在座的领导和老师们,大都是文化人,我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我所说的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理解。因为曾经主政过咱们黑龙江的一本很有影响的文学刊物,近日又有两本畅销书要出版,所以我没事时就好瞎琢磨。我们现在文学的现状是怎么样的,我们的生活现状与文学要进行怎样的联姻?

现在的图书市场很是热闹,戏说历史,掘坟盗墓,妖魔鬼怪,玄幻惊悚,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得文学有些边缘化,使得文学的存在很羞涩,作家的地位也很尴尬。读书写作没有上网聊天、泡妞好玩儿,没有炒股票,做买卖,开店赚钱。搞文字工作的也好,浸淫文学多年的也罢,因作家的功利和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作家们完全没有了普通劳动者的感受,不能从普通劳动者的立场说话,更由于现在绝大多数作家已经贵族化,他们享受着纳税人的血汗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浮于上层,行走于都市,消遣于星级酒店、高级别墅和风景胜地,在作家、文人和富人、官员等小圈子里应酬。这创作的动力自然就小,但总不出作品,面子上又不好看,于是就闭门造车,凭空臆想,机械地制作出一些无关紧要的作品来交差,并从中挣取额外收入。这就是现在的文学作品让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大家可以想一下:为啥现在官场小说流行?还不就是因为作品里描写了现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对目前的官场中人有参考和辅助的作用嘛!因为这些官场小说作家描写的官场生活是很到位的,甚至有些作家就曾是官场中人。所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话是绝对的真理!

看利化老师的作品为啥能让人振奋,就是因为他老人家的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种做人的良知和文人的社会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需从做人开始。

改革开放改善了经济,但却把道德教育改没了。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在从小必须做的大事。国家的发展应是全面科学的发展。而现在大多数人,只认识两个字“权”和“钱”,除此之外什么都可以不要。在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的长期教育之下,只有可能一代不如一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须知: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的,要有点坚持的东西,不然与兽何异?

人家西方国家为了“西化”、“分化”中国,让在美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则的熏陶。注意把留学生中的高干子弟和学习尖子确定为重点对象,同他们建立密切的私人关系,期望他们回国以后能够担任要职。“等到他们逐步成为中国社会栋梁,就可以通过他们的头脑逐步使中国向资本主义演变”。

可我们的教育呢?现在的小孩子为何会丧失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什么样的现象反应什么样的本质,这不能完全怪到现在的年轻人头上。现在的教育太商业化了。我们每天对年轻一辈灌输的是什么?把“狼牙山五壮士”和“刘胡兰”等这样的英雄居然从学生的教科书里扫地出门了;将传统的“四大名著”和“红色经典”进行乱搞,非要给英雄人物贴上“人性”的标签,让他们滥清,让他们上床露屁股;媒体不弘扬英雄人物,且总关注娱乐明星,不是这个闹绯闻,就是那个醉酒乱性,说什么要“吃好、喝好、玩好”、、、、、、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在关心着年轻人的思想教育?又有多少青年人知道中华传统的“四书五经”?还有谁能背下来《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幼学琼林》、《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这些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交友待人等多方面,为人们提供极富启迪意义的人生哲理、名言警句的古时幼儿启蒙读物?这些蒙学读物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我们小时候,父母是常常要求背诵这些的,虽说背不全,但起码能知道一二。可现在的孩子呢?

不好意思,引申得有点跑题,这实在是看利化老师《风云鉴事》一书的真实想法。接下来,我再班门弄斧,谈一下本书的艺术特色:

利老自己在“开卷絮语”中说:“此书不受文体的限制,不注重其文学性”这实在是老人家的自谦。一部能引人读下去的回忆性文字,其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学。文学是啥?文学就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看看书中的语言:第一篇《没读完的《朱子家训》》开头:

入冬了。万籁俱寂。乡间村舍格外静寂、祥和。晚炊袅袅的青烟已息尽,鸡犬已歇。客厅烧得暖哄哄的,爷爷又把我和二弟招到客厅继续读《朱子家训》

这分明就是小说的笔法和小说的语言嘛!怎么能说没有文学性哩?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三幅照片的补白》中这样写:“淡淡的远霞抹染了西山,我和几位同志溪边信步。溪水清澈见鱼游,不知谁叹曰:好山好水啊!忽听甜脆的歌声从小山沟里传来,霎时间就见一位朝鲜姑娘头顶罐坛来到溪水边,姑娘见河边有陌生人就止口断唱了,但歌声的余音似乎随着溪水的波浪向远处飞扬、、、、、、”

《从毛主席身边回来的儿女》里“一场大雪,把季节带进腊月,大雪又带来明年的大丰收。”

还有《我们见到了毛主席》中“最大的幸福”那一段叙述加描写,都是很文学的。《拉炭》一文,那就是一篇很有艺术水准和生活情致的散文。还有《改名记》等等等等。

《风云鉴事》一书的问世,应该说是作者给我们当下的社会提供了一本很好的道德教材,在感谢作者的同时,也要感谢慧眼识珠的北方文艺出版社和其责任编辑,我的好朋友宋玉成先生和范小秦同志。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独具慧眼的敏锐真的是很难得的。

现在的图书对于社会的苦难、生存的艰辛、复杂纷繁的社会矛盾很少在作品中予以表现?其实说白了,就是作家们养尊处优惯了,不想抛弃现在“做鬼也幸福”的美好生活。我说:要想让中国当代文学在其意义和价值上有真正突破,那就只有像利化老先生这样全面回归文学的本真。因为文学创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这就要求作家必须要尊重文学的本质属性,尊重文学承担的责任,遵循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要让作家回到人民中来,回到社会底层的生活中来,让文学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因为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那才是创作好作品唯一的根本。

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各位领导、老师和专家面前放肆了一把,定有许多不妥之处,还望利化老人家和各位多多指教为盼,谢谢。

齐光瑞

2009年9月27日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0)

相关推荐

  • 2016年最后一批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报名开始了!

    2016年最后一批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开始签约!<行参菩提>编辑部承担全部费用.请各位老师按要求填报申请表.收到按要求填报的申请表后,免费把签约作家聘书寄给你. 条件是曾 ...

  • 梧闽札记:浅析《朱子家训》

    朱子文化作为儒家文化自孔孟之后的集大成者,其智慧之大.影响之广.流传之远,可谓中华智慧和文化的象征之一.<朱子家训>集中反映了南宋程朱理学修身.齐家等伦理道德思想,其思想对于今日我们仍有重 ...

  • 陈显明四十年文学创作泛议

    他追求着深沉的文学精神 --陈显明四十年文学创作泛议 林永蔚 陈显明先生可谓巴南文坛的领军人物.他任职机关,业余为文.他出版了<农民代表><大柝迁><追踪遇难者>& ...

  • 苏子门生丨兴业弘文赤子担

    本期编辑 林淞月 作者:苏子门生 桃花源间 兴业弘文赤子担  --著名作家郭宏文"杂说散记"      苏子门生 己亥年入伏后没几日,我的远在冀南某企业打工的颇为相知要好的诗友郭建 ...

  •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昨天中午,刚刚和一个好朋友就她即将出 ...

  • 齐光瑞打油诗:我看奥运系列​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打油诗:我看奥运系列 我看奥运系列 田径 竞赛第一看田径, 叱咤经纬谁能胜? 有勇有谋意志坚, 含笑赛场风云定. 掷饼投枪跳更 ...

  •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唱着张暴默的<鼓浪屿之波>时,就对厦门和鼓 ...

  •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又到一年吃草时 齐光瑞 谷雨时节杜鹃啼,又到一年吃草时.漫山遍野寻野菜,绿色健体延寿值!草长莺飞的关东四月, ...

  •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想起那些书抄本 家里的书太多,虽然两次搬家处理了一大批,但随着认识的文化界人士逐渐增多,送书成了时尚,故而, ...

  • 齐光瑞:此情难忘 ——序 江南雨文集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此情难忘 --序江南雨文集 家里的首长交给我一个任务,让给东方文学论坛的版主江南雨先生的文集写个序,尽管我因忙于创作长篇小说 ...

  • 齐光瑞: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前些日子,辽宁电视台重播了电视剧&l ...

  • 齐光瑞:精神的力量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哲学定义是: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动力,无意识形态上潜在的动力.它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是看不见. ...

  • 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寒春暖品开江鱼 齐光瑞 每到周五,总有一根乡愁的丝线牵着我的思绪往江北中源大道边的"斗沟子农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