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春暖品开江鱼

齐光瑞

每到周五,总有一根乡愁的丝线牵着我的思绪往江北中源大道边的“斗沟子农贸大集”跑。这不,又到了周五的农贸大集,吃完早饭肩膀烤完电,看看石英钟,已经八点半了,于是穿上外套去赶集。

每次赶集我都要往鱼摊的角落去逛,不为别的,只想遇到感兴趣的鲜鱼就买上一条过斤的大鱼或二斤小鱼来解馋。今天又来逛,摊主居然叫卖:“开江鱼喽!”。上帝啊,市场经济居然让商贩们说谎都不顾自然规律了吗?这阳历三月才刚到下旬呵,别说开江了,就是鱼塘、小溪、河汊也还是立茬的冰层覆盖,在中午阳气足时,也只能偶见池边春水仅仅是朝阳的河畔不足尺余,可见河床的部分砂石淤泥,啥鱼能破冰而出往打鱼人的网里钻啊?又有那个脑袋让大头鞋踢了的人会来下网捕鱼啊?关键是立茬的冰层渔夫不敢上,他咋下网?虽说鱼摊上桶里的鱼儿活蹦乱跳地和人们打招呼问好,似乎想让人快点把它买走成为主人餐桌上的美食。但地球人都知道:这鱼是人工饲养的!!!黑龙江的早春二月季节,乍暖还寒得连冰凌花都不开,你以为是江南的草长莺飞啊?

东北有句说是“四大舒坦”的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有人说这话忒准确了,很生动写实。我说这纯粹是拽牛卵子荡秋千——扯好大鸡巴蛋了!回笼觉谁都睡过,的确很舒服,也解乏;开江鱼,因为鱼在冰下不吃不喝憋屈了一冬,可一下子解放了,不仅呼朋唤友跳舞旅游集会庆贺,而且要无节制地释放身体里的荷尔蒙,自然会导致那肉质不仅细腻软糯,而且特别鲜香、嫩滑,真的很刺激人的味蕾。但下蛋鸡就值得商榷了:试想:下蛋的鸡就是正在生殖期时间,身体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到鸡蛋里去了,肉质若能鲜美那还真是奇了怪了。最最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后一句:二房妻。我想:发明这话的人当时一定很猥琐,估计是大老婆和人私奔了,他郁闷之时找了个二房妻搭伙过日子,勾肩搭背、啃咬厮博的新鲜劲儿还没有过,一系列的烦恼还都没出现时,喝大了和别人显摆时说的这话。

如果读者朋友感兴趣,可以不妨做下社会调查:问问究竟是二房妻好还是结发妻好?我敢肯定:说结发妻好的至少得占80%以上。因为结发妻是从小的夫妻,残酷的生活,磨砺的夫妻二人已经是亲情满满、患难与共了。哪怕是犟嘴吵架,甚至动手打的头破血流,如果不是原则上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离心离德,破罐子破摔。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心结:家人!有一致的奋斗目标:让亲人过得快乐!而二房妻就不行了,前一窝后一堆的,丁点小事也会心生嫌隙,不会像结发夫妻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地过日子。更何况二婚或几婚的双方都是久经沙场,有过丰富的战斗经验。除了床上能偶尔赤诚相见,思想上是绝对会有自留地的。这一有私心就坏了,正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导火索被点燃,那就一定会走向破碎的边缘。说娶二房妻舒坦,这不纯粹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嘛!所以,这话最好修改为:开江鱼、入冬鸡,回笼觉,结发妻。

扯远了,书归正传。开江鱼是守在江边上的百姓称谓。因为我老家是靠近拉林河的双城县前进公社,所以,我们小时候都叫“开河鱼”。无论是开江还是开河,性质是一样的,都是解冻后的野生鱼。这种鱼一般是山胖头(也叫老头鱼)居多。因为它多生活在沟汊溪渠里,水浅冰薄融化的快。加之它身上长有还阳虫,自然醒来的就早。老实说:我没看见过“还阳虫”长的啥模样,都是口口相传流下来的。反正老百姓吃这种鱼都是把头剪掉扔了。

说也奇怪,几乎所有的坑、塘、溪、渠、泡、汊,每年冬天都会冻到底,鱼虾也一定会被冻死,可一开春,春水消融,草长莺飞,鱼虾和其它生物一样皆都活过来,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全部生机盎然,活力十足,求偶配对、生生不息。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是上帝的赐予!

老头鱼率先垂范醒来后,紧跟着就是鲫鱼、泥鳅、船丁子、葫芦籽、柳罐沉等小杂鱼活蹦乱跳、交配甩籽。因为野生的鲤鱼、鲢鱼、鳙鱼、鲶鱼等这类个头大的鱼类很少见到,我们吃的所谓开江鱼也就是这些小杂鱼。哪怕是现在市场上真正的开江鱼,也大多是以这类小杂鱼为主。

去年初冬,我曾写过酱焖老头鱼的文字,这里对其不再赘述。野生鱼的吃法因为其个头小,也无怪乎就是酱、焖、炖、烧、炸这几种做法。与其说是吃鱼,倒不如说是在品味儿。因为淡水鱼都是刺多,吃时一不注意就会被扎。大人还好说,细嚼慢咽仔细品就可以了,但吃起饭来就狼吞虎咽的小孩子就不爽了,常常一不注意就会被扎到。这里教给各位家长一个方法,吃鱼时被扎到,千万不要慌,也不用非得去医院给大夫贡献收入。明显的可以直接拔除,扎到嗓子眼的,你可以先咳几下,或大口吃饭不嚼就咽看能否带下去。如果这都不好使,那也不用慌,只要你能忍受得住,睡一觉自然就不再疼了。因为你的不紧张,随着唾液的蠕动,鱼刺自然就软化进肚了。千万不要信什么“喝醋”的偏方,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如果你紧张,总嫌疼,你就是喝一缸醋,鱼刺也不会软。

说开江鱼味香肉美,那其实也是自欺欺人的说法。你想啊:都是一样的加工烹饪,一样的往嘴里填吧,怎么开江鱼就香、就鲜、就美、就垂涎欲滴了?说白了,就是心理作用。以前说开江鱼香,是因为这一冬天三四个月吃不到鲜活的鱼类,冷不丁吃到活的了,自然感觉就不一样。这就跟本文开头议论的“二房妻”差不多。结发妻耳鬓厮磨得一点隐私都没有了,熟悉对方就跟熟悉自己一样,忽然来个新鲜的肉体,那思想自然就荡漾,意识流一天马行空,它的奴役——感觉,自然也放开了束缚,像做梦一样想咋的就咋的了。

我这里说开江鱼鲜美,一是总吃养殖的,吃腻了,蓦然间来了野生的,自然会兴奋。二是想起了小时候开春打鱼的经历。所以,我这里只用“品”字,不用“吃”,也不用“尝”,更说不上“饕餮”了。

品,这个字的内涵太丰富了。从字意上来看,它作为动词时,有辨别、评定、分析、感悟的含义;作为单位时,又含有等级、数量的意思。本文无意追溯品格、品德和地位,只做动词来用。这就是让人心无旁骛、细致地辨别、评定、分析、感悟其滋味儿。而这个滋味儿,不仅仅是美食自然的馨香,更多的是它延伸出来的所有感觉。此时此刻我的感觉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弄这种小杂鱼,最好弄的季节是在初冬。那时候,冰层薄,能站住人即可,用铁锥子将冰穿个洞,将抄网(俗称:抄罗子)放进去,先将浮冰块捞出,然后就搅动抄网,附近的小鱼就会随着水流的搅动进入到抄网中,几乎每网都会有收获。这处弄得差不多了,就转移战场,在十几、二十几米处再打洞搅鱼,只要出去一两个小时,就会弄够吃一两顿的。

我家距拉林河畔有十几华里的路程,因此,虽然鱼好弄但也是不常去。因为天寒地冻的,还得找有相同爱好的伙伴,又不像现在有车可以开,只能扛着渔具去河畔,出去一趟是很遭罪的。印象最深的是1981年冬,刚参加生产队劳动时出民工去公社的养鱼池修工。一次雪后不能上工,去居住村里——聂乡屯的大街上打翘尜儿又玩够了,于是,我们几个有相同爱好的人就出村去了拉林河畔的排涝渠——四干线捞鱼。

那条小溪已经冻透,我们每次上工地时都会看到村里有人在此捞鱼,于是这次,我们也去了。初冬的龙江,寒风凛冽,大地一片萧杀,因刚下完大雪,白雪覆盖,世界银白。天空灰蒙蒙的,嗍风扫荡,草木凋零,鸟儿绝迹。披着白袍的大地上只有我们几个馋人在沟渠里挥汗如雨。铲雪的铲雪,凿冰的凿冰,下网的下网,捡鱼的捡鱼。呵呵,这次还真的不白来,居然收获颇丰,弄回一小丝袋子,全体民工吃了好几顿。

开春时再弄鱼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这时候鱼的价钱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得用旋网。不会撇网就捞不着鱼。

我印象最深的春天捞鱼是在五常县的红旗乡西城子村和房东金大哥出去打老头鱼的那次——

四月的龙江大地,正是春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咋暖还寒的料峭小风吹在雪上是能令其融化的,可扫荡在人的身上那就跟针扎的一样难受。瞅着旷野里迎风斗霜的野草和裹着芽苞的树枝在眉来眼去送春波儿;向阳处探出憋屈了一冬,想伸腰撒欢的拧着一丝嫩绿就要和大自然抗争的野草,自然也撩拨得年轻的身体活力四射,更何况还有“解馋”的鱼儿诱惑哩!

我们徒步几公里,来到河套里的水泡子处,房东大哥穿上雨靴走到水泡子边,熟练地撇网捞鱼。那网撇出去像飞碟,圆圆的,罩住映着天空的水面,准确的下落,将水里正欢快嬉戏的鱼儿圈住,想跑?网格拦着;想跳?伙伴扯着;想玩?随网出水。呜呼,本想放肆地谈情说爱,繁衍一下后代,谁料看错了黄历,居然出师不利,被嘴馋的人类给连窝端了。

鱼儿的悲凉换来了人类的热情,不管大小,有鱼就欢乐。于是乎,任由春风摇荡,我自拾鱼情长。一伏一起间,小鱼儿便入了鱼篓。而房东大哥的一扬一撇处,天空上留下了乡愁的芬芳。

没有辛勤劳作,自然就品不出小鱼的鲜香。看大哥举手投足间的抑扬顿挫,我自然也是想舞刀弄枪。几次出手,每次甩出去都是一条直线,网就是张不开。后来在大哥笑话了几次的教导下,我终于可以艺术地甩网了,而且有次居然甩出了月亮的风韵,直直地奔着天空上看我笑话的太阳而去,最终在手腕上的牵引绳作用下,没有上天,反倒入水,砸中了几条小鱼。收获虽然不丰,但幸福满满,终于有可以显摆的成绩了,而且居然记住了,在快四十年后的今天还记忆犹新。

前年,网上有卖“傻瓜网的”,说是不会撇网也能甩出圆盘来。我心血来潮买了一张。邮回来后,乐颠颠地跑去松花江边打鱼。呵呵,让人笑掉大牙了,一网撇出去,网没展开圆盘成了一条直线不说,居然被江底的石块绊住了,好不容易拉上来,新新的渔网已经破了一个大口子。于是乎,弃网回家,再找鱼竿。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江边优哉游哉垂钓看江枫渔火,品世间的风花雪月吧。

时针已经走到了2021年的3月末,龙江大地距开江开河真的不远了。能品到真正的开江鱼也指日可待。

齐光瑞简介:

齐光瑞。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写作指导理论文集《纪实文学的写作艺术》、《手把手教你写新闻》,小说集《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集《挥斥方遒》、《关东风情》、《趣说水浒》,戏剧集《风流村》等。畅销书有: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随笔《活色生香话水浒》等书籍。策划、编剧并参演过的电视剧《讨个老婆过大年》、《乡村网事》等获国家文化部创作优秀奖。新闻作品《山沟里飞出软件制造娃》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辅教材中。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0)

相关推荐

  • 俗话“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是俗话.俗话,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因为俗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因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传,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俗话,很多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对 ...

  • 俗话说:“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都分别指什么呢?

    2020-08-04 15:52 小孩子的幸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青少年的幸福是金榜题名时.他乡遇知故:成年人的幸福是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每个阶段的幸福都标榜着不同的人生,有人家财万 ...

  •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是何意?古人生活经验

    我们自古便是农业为主,农村无疑是五千年文化的源头.常言万变不离其宗,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的根本认知来源历来都是博大精深,即便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依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民间百姓的口头俗语,作 ...

  • 预告:8月16日人民路老邮电局,“邮来游趣”,不见不散

    "邮来游趣"胡继江鱼拓艺术展暨2017年中国邮票 年册首发式, 将于2019年8月16日在邮政公司主题邮局 (人民路老邮电局)隆重开幕! "邮来游趣"胡继江鱼拓 ...

  • “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古人的幸福,透露着大智慧

    俗语大多出自民间,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对当时政治的看法.而俗语的流传,又直接影响到当世和后代诗歌创作的发展. 前言:虽然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认识变迁,但不得不说,有很多的俗语也被流传了下来 ...

  • 齐光瑞:怡然自得品瓜秋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怡然自得品瓜秋 怡然自得品瓜秋 又到了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季节,大街上那花花绿绿的西瓜.甜瓜.木瓜.哈密瓜等等都散发着扑鼻的香 ...

  •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唱着张暴默的<鼓浪屿之波>时,就对厦门和鼓 ...

  •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又到一年吃草时 齐光瑞 谷雨时节杜鹃啼,又到一年吃草时.漫山遍野寻野菜,绿色健体延寿值!草长莺飞的关东四月, ...

  • 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接到利化老师印制精美的<风云鉴事>一 ...

  • 【课堂教学】【499】春暖花会开——朱自清《春》文本解读

    春暖花会开 <春>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贮满诗意,充满深情.是一首"春的赞歌",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表达对蓬勃的春天的讴歌和赞美.文章内容积极向上,语言表达流畅自然,我 ...

  • 春 暖 花 开

    春  暖  花  开   图文:网络  编辑:丁香花    穿越时空 注定的轮回 所有的感动 习惯相逢 在我的夜空 闪烁着你月光 刷新记忆 写过的美丽 收集阳光 收集过往 相遇的四季 开满鲜花 重复温 ...

  •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想起那些书抄本 家里的书太多,虽然两次搬家处理了一大批,但随着认识的文化界人士逐渐增多,送书成了时尚,故而, ...

  • 〖FLASH音畫〗春 暖 花 开

    〖FLASH音畫〗春 暖 花 开

  •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昨天中午,刚刚和一个好朋友就她即将出 ...